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

“那老貨來了漢陽?妾還是先躲躲。”

嘴上說不怕,但還是怕的。李芷兒帶著張滄,尋了個日子,由坦叔帶了兩隊護衛,乘船跑江東去了。別人不怕長孫無忌,她作為李唐皇族,如何不怕?就算張德強調這老東西這次前來是有求與他,可李芷兒為了“下半輩子有吃有喝”,竟是聽也不聽,要去一趟江陰。

前腳剛送安平走,後腳長孫無忌就到了漢陽城。

沒辦法,到底是中央來的領導,作為地方主官,不可能稱病不見,帶著幕僚,便去陪同。

老陰貨這次想法也是深,之前在汊川,弄了一套《汊川農民調查報告》。這一回在漢陽,《漢陽工人之我見》已經有了草稿……

“這是甚麽?”

“回上官的話,這是定尺,也是標尺。坊內工件,不拘金工、木工、石工,多以此為準。故漢陽工匠手藝,如出一人。但有外商前來,不至有差。倘使鄂州南邊的工匠,自行其是,便不類同,手中所出,較之漢陽器物,或大或小,不成標準,亦非形制。”

長孫無忌默默地記下一筆:私定規矩。

“這尺度之上,似有天竺數字?”

“噢,上差容稟,這一個大刻度,便是厘。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有了數字,便於學生、徒弟、工匠學習記下。”

“如此倒是大有用處。”

長孫無忌又默默記下一筆:營造法式,自成體統,別於京城。

“這些石匠,都是學徒?”

“是,都是學徒。”

“如此壯士,竟操持墨鬥於石料之間,甚是可惜啊。”贊嘆間,長孫無忌讓幾個石匠學徒出來,站在了一根豎立的標尺旁,然後道,“這……一百七十六厘?這個,一百八十一厘。一百六十九厘……”

長孫無忌又自己跑去量了量,一百七十四厘。

雙手一攏,老陰貨心中盤算起來:老夫年輕時,若為行伍,亦是良材,這一地匠戶,竟然如此長大,乃是上等兵源。

於是默默地又記下一筆:工匠健壯,體長有力,多有驍果資質。

再結合汊川縣員工宿舍的見聞,他又默默地加了一句:吳子復生,必選此間工人為武卒。

吳起所夢想的強兵資源,不正是如此麽?他們有一定的識字率,能令行禁止,盡管他們自己不知道什麽叫做令行禁止,可是前行後退左突右進,做起蹲立,一只哨子的事情。

體格健壯能負重耐受性高,身材長大使用的兵器範圍更廣,並且因為長時間一起參與有紀律的組織活動,不管是生產還是學習,都使得他們互相之間有相當高的默契。

也就是說,不容易營嘯,不容易腦抽叛變,不容易因為恐懼就崩潰逃跑。

這是天然的優質兵源,比起農戶子弟偏弱的體格,散漫的個性,以及環境造就的些許狡猾,這些工人,哪怕僅僅是學徒,都是行伍的良才美質。

最重要的一點,這些良才美質,不貴。

閉上眼睛,細細地權衡了一番,長孫無忌很快就有了結論,到此時,他也沒心思去驚慌什麽。

“哎呀,令公遠道而來,怎麽也不先行差人告知一聲?下走實在是有失……”

“不必如此。”

伸手打斷了張德恭維,老陰貨扭頭一看,露出一個微笑:“張操之,多年不見啊。”

“長孫公說的是,德來沔州數年,想念京中友朋的很呐。”

“陪老夫走走?”

“敢不從命!”

左右衛士涇渭分明,張德的保鏢和長孫無忌的保鏢各占了一半,而且不約而同地手摁在了橫刀刀柄之上。

“早年這漢陽,還有蛟龍出沒,聽說你一赴任,就把沔州蛟龍,殺了個幹凈。”

“誒,話不能這麽說。京中貴婦多用蛟皮為美,這也是兩全其美。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給京中貴人一份精妙絕倫。長孫公,這可是功德。”

“老夫非是責難於你,何必解釋?”

“在下是邀功罷了。”

二人都是皮笑肉不笑,長孫無忌終究是收了神色,憂心忡忡:“張操之,你莫要自誤,張公謹還在長安,徐孝德徐小芳也不在你治下。天命在漢,天命……也在唐。陛下雄才大略,功比秦皇漢武,你若是……”

“長孫公,說笑了。”

老張打斷了長孫無忌的話,二人沿著碼頭,這光景,看不到雪,漢陽城外,也不常有雪。好在吹的還是北風,江面沒有陰冷的潮濕撲來,裹著大氅,總不覺得冰冷徹骨。

深吸一口氣,張德看著遠方已經開始抽綠的蘆葦,它的下方開始新生,可頂端,卻是折斷了的枯黃衰敗老舊蘆花段兒。

“長孫公,我不反漢,更不反唐。既是聖君在朝,在下也沒什麽好怕的。”

長孫無忌面色如常,倒也光棍坦然:“於老夫而言,除興我長孫氏之外,別無他物。當今陛下是甚麽性子,老夫一清二楚。也不怕你張德知道,若非幾次三番起復困頓,老夫也不至於左右搖擺。若當年得以迅速為相,自是扶持李承乾為太子便是,長孫氏再興五十年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