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毀的徹底

中原的春風還吹不到西域,去年冬天,囤積在敦煌的米面糧油,不僅僅有官倉的軍需用度,還有大量商號商幫的民倉。

此間境況,和西域其余諸地大不相同,敦煌是唯一一個,民倉規模和數量,都遠遠超過官倉的地方。

隨後沿著圖倫磧南一直向西,陸續都有各大商號的據點,主持巡查工作的,正是郭孝恪。

“將軍,且末、於闐、磧南,三城都沒有放糧。”

糧食有沒有?有的。

但是,程處弼嚴令麾下校尉及各糧官,一顆糧食都不允許在冬季流出。按照隨軍文書的估算,圖倫磧各地的糧食,支撐到春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糧種也差不多就要消耗幹凈。

去年突厥吐屯的最後一波瘋狂,加上幾番作戰,基本耗盡了民間的最後一點潛力。此時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圖倫磧南邊的諸國遺民是“揭竿而起”還是“逃難而出”。

只要再加把力,這些人就一定沒有活路,要麽造反,要麽逃命。

但是程處弼並沒有繼續壓榨,這些人就處於一種驚慌卻又心存僥幸的復雜心態中。

“噢?”

郭孝恪將臉上的口罩解下,哈了一口氣,白霧滾滾,不遠處的雪山還能看到青色的山體,剩下的,由遠及近,一片蒼茫的白,讓人分不清方向。

“看來,咱們的程司馬,是要榨幹這些人啊。”

只是稍微想了想,郭孝恪就明白了程處弼的路數,作為沙場“老卒”,郭孝恪可以說是見多識廣。

“將軍?何出此言?程司馬不是連‘強征’都沒有發動嗎?去年到現在,也就是在磧南西北修了兩個寨子。”

“呵。”

郭孝恪笑了笑,拍了拍打著響鼻的戰馬,“朱俱波、於闐等遺民,一個冬天,應該就能把家底全部吃空。程處弼既然沒有放糧,那麽,為了糧食,為了活命,什麽事情都能幹出來。原本不敢不願的事情,做起來也沒什麽不敢不願的。”

“將軍的意思是……程司馬要讓這些遺民做馬前卒?”

“不錯。”

點了點頭,郭孝恪看著西方,手中的馬鞭卷成一個圓圈,遙遙一指,“疏勒乃是西域大國,卻又恭謙事突厥。如今圖倫磧以南,盡數落入我軍手中。只要再打下疏勒,圖倫磧南北相連,不過是指日可待。”

這是貞觀朝的戰略目標,也是政治目標,恢復漢時舊土,才能更加讓“貞觀”實至名歸。

“疏勒國之地,確實肥沃。”隨行校尉也是感慨,“下走在敦煌聽華潤號、西秦社的人說起過,那地界若是治水得當,養活百幾十萬丁口不成問題。原本下走也是不信的,這疏勒周遭,攏共有沒有二十萬丁口都是兩說。不過既然程司馬敢於再戰,必是有成算把握。”

敦煌這裏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就是軍頭們作戰,真正的好處,不是朝廷那點米面糧油還有貼補,或者說西軍獨有的那點軍餉。

而是經略一地之後的龐大產業,地皮、田產、房屋、牲口、子女、河流、礦石甚至是一個山洞裏的蝙蝠糞便……都能折算成開元通寶或者華潤銀元。

前幾年只有唐人在狂歡,這兩年,連波斯胡商,只要能跟唐軍通關系的,都能帶著一大筆弗林國的金幣,跑來“贖買”、“關撲”。

且末軍本身並不經商,但是他們的“戰利品”,變賣給“友商”,根本不算什麽大問題。至於“友商”非常感動,跑來“勞軍”,動不動就是突厥敦馬、金山追風,那是別人闊綽有錢任性,攔不住啊。

和遼東駐軍需要自帶馬匹甚至弓箭不同,商旅湊錢“勞軍”,然後不小心把磧南諸城駐軍武裝到牙齒,那都是“軍民魚水情”的典範,別人是學不來的。

軍隊經商?不存在的。

“要說田地肥沃,還是天竺更勝。只是難以經略,便是成功,怕也是尾大不掉。”

郭孝恪說罷,覺得這事情也是無趣,便又道,“入春西域多半還要來一場大雪,你若要累積戰功,最好早些和且末城的安菩商量。如果某所料不差,程處弼動手,應該就快了。”

“莫非又要重啟舊年之法?”

“既然突厥不擅雪戰,我軍又有後勤之利,自然是以我之長擊彼之短。長安酒肆所謂‘一招鮮’,亦是這等道理。”

“說來這中原棉布、河套毛氈、荊楚罐頭,當真是利器。”

“我軍有此補給,尚且要凍死人,突厥若非嫡系,只怕是死傷慘重。”郭孝恪看了看天頭,“於闐君臣皆入長安,若是你能跟著程處弼讓疏勒君臣也去長安,公侯在望啊。”

“是!”

話音剛落,原本還好好的天氣,突然就驟冷起來,雪山之間飄來的雲彩,逐漸遮掩著天空,不多時,雪花飄散,竟是下起了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