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饕餮

四月時,洛陽城東的河畔,緊挨著河堤上的柳樹,多是一些密密麻麻帶刺的串串花。它像是迎春花那般,奪目的鮮黃、艷麗,團成一團,像是黃色的火,極為的好看。也只有這個春去夏來的光景,它像是瘋了一般長上這麽一團又一團。

時人多愛去摘花,將它那些藤條上的刺耳,一個個地折斷,再折一些不開花的嫩條兒,剝了皮直接塞到嘴裏咀嚼,甜滋滋涼絲絲,是個別致又雅趣的食物。

二十幾年前,王世充還占著洛陽,城外被肆虐到無以為繼的農戶,都會來這裏折一些枝條,折一些嫩柳葉,倘使有香椿或者灰灰菜,再加一些南國來的羊草葉子,便能做成充饑的菜餅子。

這既是文人淑女的情趣,同樣也是平常人家的心酸。

皇帝也許是為了情趣,也許是為了體會心酸,總之,四月時節,他帶著後妃到這裏欣賞風景,時不時地也去折了一支嫩條兒,然後剝皮,然後塞到嘴裏。

“還真是甜的。”

微微一笑,李世民抖了抖腳上的靴子,“這內府新制的皮靴,不錯。”

“陛下謬贊……”

康德小心翼翼地在一旁謙虛著。

“聽說,元祥去了揚州?”

“羽林軍傳來消息,江王確有前去揚州。”

“嗯。”

李世民點點頭,背著手,隨意地在河堤上向前走去,“元祥還是個少年性子。”

江王李元祥,如今也只不過是十七歲。但是,他的身份是有點特殊的,也因為他的身份有點特殊,所以李世民決定把這個兄弟,放到江南去。

誰叫他的外祖父……是楊素呢。

“陛下,江王在揚州,除了初到時,拜訪過鄭國公,其余……多是在和李涼州之子在一起。”

“李奉誡不是在京城嗎?怎麽去揚州了?”

“這個……江淮官報傳來,說是籌辦了一個報紙,多在寒門、商賈之間流傳。”

“李奉誡是有大才的。”

李世民微微擡頭,“若非要給東宮儲才,李奉誡……朕早就用了。不拘是國子監、禮部、鴻臚寺,民部有司、秘書監……都可以啊。”

聽到李董這麽說話,康德的心臟都“嘎登”了一下,就像是猛地被人攥住了,然後用力地狠狠地一捏。

給東宮儲才,康德是信的。但是,康德相信,倘使老板是要給當今太子儲才,他會說“承乾”,這是老子對兒子的呵護。

康德有些惶恐,但是這麽多年的歷練,他終於能夠寵辱不驚地伺候皇帝,就像他的前任史大忠。

“讓元祥持節為蘇州刺史一事,伯明,你怎麽看?”

康德字令明,又字伯明,知道前者的多,知道後者的少。只聽皇帝喊的親近,康德沒有說“宦官不得幹政”的托詞,他是皇帝皇後兩位聖人的狗,內府權柄不小,又專門掌管皇帝和羽林軍之間的消息傳遞,如果只是明哲保身的廢物,皇帝也不會留他在身邊。

腦子轉了一遍,康德便道:“南人貴族,多恨前隋越國公,江王殿下承其血脈,必為貴族怨。只如今,陛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彼時煊赫之五姓,亦在鼓掌之中。若南人貴族騷動,陛下自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朕以兄弟為餌,靜候佳音啊。”

康德聽到這裏,只好唯唯,不敢再接話了。

只是,康德心中也是好奇:緣何陛下和張梁豐,都欲除南人世族呢?

作為一個閹人,而且是位高權重的內侍頭子,他可以理解皇帝要寰宇一清的念頭,但是卻不能夠理解,本身就出自南方,恩師又是南方世族的張德,也要去和這些人鬥一場的做法。

“這徐氏,到底是個甚麽想法?偏是以為有了梁豐縣子為靠山,就能為所欲為了?”

“也非全然如此,如姚氏、虞氏、周氏,都在其中。不過是推了個徐氏出來,引人耳目罷了。徐氏又非高門大族,焉能如此橫行?”

“他徐德在漠北為官,莫非自持有安北大都護撐腰,便以為,在東南亦可無所畏懼?”

“莫要計較了,我等損失又未見多少。”

蘇州太湖邊上,興起的船埠越發多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龐大的市場。而市場之中,近來怨聲載道的,多是關於“海賊”對貨船的劫掠,甚至是“水賊”對桑農的襲擾。

市場是非常敏感的,原本價格壓低的生絲市場,被迅速地在春夏交替之時拉高。而高位出貨的,卻是明面以徐氏為首,實際是虞氏姚氏為主的環太湖世家集團。

這既惹惱了同樣實力不小的吳越地區大戶,同樣讓江南江北的大商戶感覺不痛快,而這些大商戶,在經過前面幾年的激烈競爭淘汰後,剩下的,要麽本身就是精英中的精英,要麽,直接就是地方實權官僚的白手套。

“使君,事情,大致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