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劄(第2/2頁)

自廣州北上,從韶州各有東北、西北兩條新置官道,一條前往虔州,在贛縣以南設有一關,往北直通南昌;一條通往郴州,水陸各有通道,能直抵長沙,甚至有一條馬幫常走的商道,可以繞道蒲圻,直通武漢。

兩條官道在韶州匯聚之後,朝廷又在韶州設有水陸關卡,早先原本廣州灰糖的利益,韶州是半點都沾不到的。不拘是廣州漢人,哪怕是廣州土人,素來也瞧不上韶州那口音古怪又窮困潦倒的地界。

只是萬萬沒想到,朝廷自在韶州設卡建關,當年只灰糖過關費用,就讓韶州新置衙門投入回本。

“韶關”威名,一戰成功。

廣州太大,馮、冼二族可以通過海運降低費用,但大量的漢蠻小戶,根本不可能用得起海運大船,只得老老實實交錢。雖說不多,但積少成多,加上武漢商品在廣州同樣緊俏,韶關迅速崛起雖不至於和廣州一較高下,但和循州、潮州比起來,當真是鳥槍換炮,非同一般。

而隨著《摩訶耶那提婆奴手劄》的傳播,作為勾連武漢通達廣州的要緊地界,韶關政商兩界,同樣也琢磨出其中的利潤來。

那些“北漂”武漢謀生,好歹能在武漢官僚面前亮相的韶關官商,陡然就成了廣州地界的香餑餑。

等到“以奴換奴”的消息傳達到嶺南,廣州港頓時人船集聚,集資購船者不計其數,“下海”之輩洶洶,而多以韶關猛人為首。這些人多是能在武漢、廣州、交州混個臉熟的人物,一時齊聚廣州,頗有一種風雲交濟的氣象。

而隨著《摩訶耶那提婆奴十六年手劄》突然冒出來,這一次,不僅僅是韶關敢打敢闖之輩,連馮、冼二族,也徹底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