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2/2頁)

“淮揚、武漢皆是風流都會,怕是會有響應鬧事之輩。”

老張笑了笑,不置可否。在通訊手段極為低下的時代,所謂“響應”,要麽時間差一個月以上,要麽就是局限在五百裏之內。只要超過這個範圍,無一例外,都是早就約定好的。

為了“抗稅”一事,長孫無忌返回了洛陽,倒不是說要去主持大局,沒有皇帝的命令,他連個大菊都主持不了。但長孫氏的物業範圍極大,他這次回去,主要是為了整飭一下家族業務,順便看一下熱鬧。

“抗稅”這個事情,欽命征稅司“有錯在先”,當然了,皇帝是沒有錯的,於是事情鬧得這麽大,總歸要有人背黑鍋,錢谷這個酷吏,這時候就是生死一線的緊要關頭。

皇帝拿他腦袋平息“眾怒”,還是另外找個“替罪羊”,很難說得清。

這次“抗稅”長孫無忌和張德都是圍觀的態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吃不準是不是皇帝故技重施,故意挖坑讓人跳出來。

要真是如此的話,怕不是又來“引蛇出洞”,但凡湊熱鬧暗地裏使勁的,可能就要面對事後被李皇帝敲詐勒索的局面。

“武漢哪來比照淮揚的坐地戶?”

張德這句話一出,上官庭芝頓時愣住了,一旁江王李元祥更是一個激靈,來了武漢這麽久,他們也不是沒展示過自己的“才華”,臨江賦詩吹牛逼參加宴會這種事情,也沒少趕場。

可有一點,但凡與會之輩中那些出身高貴者,無一例外,都是外來戶。家族的基業,鮮有置辦到武漢來的。

武漢的“本地人”,大多數連“寒門”都不算,只是十年陡然暴富的“土包子”。

一如李董清洗過洛陽,老張來武漢,那也從來不是溫情脈脈和風細雨的。

琢磨明白後,上官庭芝沖張德拱拱手:“庭芝茅塞頓開,多謝師伯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