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逼迫

世族蓄奴問題硬要追本溯源,上溯個千兒八百年一點問題都沒有,數量有大小,形式有區分,但本質都是“貴種”拿走“賤種”的各種人身權利。

高門之中那些賤仆,有的只是生物學上“人”的定義,實際上,“它們”對高門而言,只是財產,也就是“物化”的人。

南北朝以來形成的龐大世家,其隱匿掉的人口之多,鮮有人真個明白。哪怕是高門的一家之主,也未必清楚每天到底要喂多少張嘴,每年要養活多少人。

他們不知道,但數據知道。

江東世族自貞觀十五年以來,每年消耗多少米面糧油綾羅綢緞,從他們掌控多少土地,采購多少物資,就能大概估算出來。倘使再安插、收買幾個探子,那麽連各家慣例火耗是多少,折損率都能計算一個大概。

為什麽江水張氏只是土豪,只是“寒門”?因為江水張氏的積累,連藏匿人口積蓄奴仆的資格都沒有。

和世家不一樣,江水張氏不折騰是玩不起“坐吃山空”的。世家“坐吃山空”是個偽概念,他們的確坐吃,但山卻是不空的。

好在某條土狗玩的小把戲,讓江東世族把埋地理的金銀銅鐵挖出來做了投資理財,爽了幾年之後,陡然理財經理捐了錢跑了,這就讓他們有了坐吃但山會空的時節。

更要命的是,以前坐吃只需要吹牛逼;現在坐吃,你高档家具、名貴飾品、精致美食不備著,那算個屁的坐吃?

貞觀二十年的“坐吃”,終於能把山吃空,這讓某條土狗非常的欣慰。沒有這種習慣,小霸王學習機的銷量怎麽上得去?銷量不好又怎麽能有更加優異的打字輸入法出現?

“阿郎,便是江東略有受挫,也不會傷筋動骨吧?”

作為世家女郎,崔玨是最能理解的,崔氏徐州房在她的記憶中,手指縫裏漏點東西出來,就足夠讓徐州城內五口之家吃個三五八年的。實際上崔弘道主持徐州房,一共要養活多少人呢?

有的沒的加起來,兩萬保底,上不封頂。

而且徐州賬面的田畝數量,和民間實際耕地匯總,根本對不了賬。崔弘道早先掌控的上田數量,大概在三萬畝左右,但官方登記的只有五千畝,而且不是上田。

其它雜七雜八真正的下田、山田更是多不勝數。只是隨著水利工程的開發,所謂的下田也根本不可能是下田,畝產三石水準的下田,這讓黔中百姓情何以堪?

“明月不要以為這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江東世族內部,傾軋爭鬥又何嘗少了?南朝百幾十年,此起彼伏仇殺成百上千。這光景,就算不傷筋動骨,也會有人推波助瀾,讓他們傷筋動骨。”

感慨一聲,張德又道,“再者,江東‘改稻為桑’也不是這一兩年,下田入夏還要收一茬甘蔗。眼下江東口糧,全賴每年新墾田畝,也得虧江東州縣重視水利,但有耕地,罕見產出低下的,這才勉強維持。”

“魚米之鄉”的特點,不是說當地的魚多麽優質,米多麽好吃。而是說不管什麽年月,都能保證穩定且不低的產出。加上長江入海口的特質,只要水利工程跟上,新墾土地的產量,往往都要堪比黔中上田。

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特征,也是江東世族可以放手撒歡的緣故。

只是其中某條土狗玩的有點陰險,在有意無意中,不斷地提高江東外來糧食的輸入,什麽流求米、日本米、朝鮮米、交州米、廣州米……市場中的糧食來源對比,進口糧食和本地糧食的比例,一度高達四比六。

刨去荊楚糧食,或者江淮糧食,這個份額就算只有百分之十,短時間內的某些地區,也要開始惶恐不安。

人沒錢也能好死不如賴活,但要是沒飯吃,那就不是好死還是賴活的事情。

對世家而言,死自己人肯定是不行的,“死道友不死貧道”嘛,州縣泥腿子辣麽多,死了就死了嘍,管老子鳥事?

然而現實不可能這麽簡單,對官僚們而言,治下“百姓”的權重並不低。那末,就必須做出取舍,“百姓”不能死,世家那些個沒卵用的奴婢有人接盤,這就空出了口糧來不是?

意思是這麽個意思,具體落實,就不是討價還價,時間不等人。

“如今江東世族,除陸氏、虞氏之外,怕是都要清理一撥人出來。又不是真個都殺了,養不活,扔出來就是。當然了,要是江東世族狠下心賴賬,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承受得起名聲受損就是,明月你是知道的,世族名聲就是‘威權’,倘使世族名聲不為人所懼,一代兩代,便會衰敗。所謂‘離心離德’,就在這裏。賴賬,也不是什麽人什麽時候都可以賴的。”

“阿郎所見,江東世族真會就範?此時情非得已,將來反攻倒算,也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