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無豚不成家(第2/2頁)

“……”

文化人要面子,找個理由也要撐下去。

不然……心裏那一關難過。

“西安君,可要在敦煌雇些人手?關內好漢如今在敦煌的極多,西安君在長安頗有幹系,倘使招呼,響應者定然極多。”

“噢?某聽聞河北刀客江南劍士要多一些,怎地現在又出了關內好漢?”

“這幾年關中糧田都有拋荒的了,你說出不出好漢?”

“……”

聽到這回答,盧照鄰都不知道怎麽接下去。

土地兼並都知道不好,但本朝和歷朝歷代還是有些區別。人口相對較少不說,還有兼並土地之後輸出富余人口的渠道。

還不止一個渠道,這就讓權貴們頗有些肆無忌憚。

權貴並非不知道這是在玩火,但只要沒有到臨近崩盤的地步,這一切都會加速演練著。

“關中糧價是要低一些。”

“哪裏是低一些……要不是朝廷強制著種,誰願意忙了一年連去長安城吃一頓的錢都沒有?再者,糧稅又不見抹了去,還不如把地租給大戶,由得大戶包稅了去。”

“說的也是。”

無利可圖的事情,朝廷又不說給糧食補貼,還忙個屁。物價漲的飛起,偏偏糧價跟日了狗一樣……誰叫每年增加的耕地數量十分驚人呢。

就這,“化獠為漢”的朝廷大政還在南方不斷推行著,每年壘砌的梯田都不知道有多少。

伴隨著物流運載能力的大大提高,“南糧北調”輕而易舉,一次輸送幾百萬斤糧食根本談不上什麽壯舉,就是很普通的一次商業行為。

若非朝廷體制硬性的要求糧食實物稅,否則關中永業田,早就改成了桑葉林或者棉花田。

“現在敦煌,關中人很多?”

“貞觀才生的小崽子都有三四千,西安君你以為呢。”

“……”

盧照鄰一時無言,心中暗忖:不若雇傭這些“好漢”去養豬,反正都是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