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2/2頁)

在河套地區,薛不棄以前可能沒轍,但現在他還真是糧食大戶。

究其原因,就在匈奴人種植的“天竺黍”上。

大河工坊有農官把“天竺黍”做了標本之後,送到了武漢。

老張看到“天竺黍”之後,才知道這玩意兒居然是高粱。非法穿越以來,老張真就沒見過糧食用高粱,不能當糧食吃的高粱,倒是見過不少。

原本老張還尋思著,社稷的稷就是高粱,結果去了長安之後才知道,稷是糜子,就是非粘性的黃米。在武漢認識曹憲之後,曹老爺子告訴他,糜子還能寫作穄。

這就很形象了。

後來進口“卡瓦哈”也就是咖啡的時候,又陸續弄過來五種高粱種,加上天竺所產的三種高粱種,貞觀朝僅高粱品種就有八種。

或許是歪打正著,反正薛州匈奴人種植的高粱,畝產雖然沒有一石,但廣種薄收的成活率相當可觀,這就讓薛州每年除了繳納稅賦之外,還有不少余糧。

這些余糧,就是人畜兩用,給人吃,也充當飼料。這也是為什麽歸降城能出現屠宰業的原因,因為每年出欄屠宰的牛羊總量超過一萬五千。

可即便如此,每年賺的那點錢,在兩京置辦些許物業,就會花個一幹二凈,加上人情往來,還有養活一堆早年族內的長輩貴族,薛不棄小日子過得雖然美滿,可還是要想著怎麽開辟財路。

以往面對京兆韋氏,那肯定半個屁也不用多放。

現如今卻是大不一樣,史仁表是什麽人?自己人啊。因為他喊安平長公主殿下一聲姑母啊,而且他有個閨女,聽說在一場宴會上,遙認西京張滄張大郎為幹爹啊。

張滄張大郎是誰?江漢觀察使梁豐縣男張德的兒子,還是長子啊。

張德是誰?

在薛州刺史薛不棄看來,這是他最親的大哥啊。

這都不是自己人,什麽才是自己人?

能夠彼此之間聯系起來,這是緣分呐!

在洛陽每天賣蠢加賣萌的竇國公史仁表,收到拜帖的時候還納悶呢,薛不棄?誰啊,這他媽誰啊?

跑親姑媽安平長公主殿下一問,才知道,嚯……這不是我薛家小叔叔麽,這麽多年都不聯系,差點都忘了。

然後就問薛州來的老鄉,說我那薛家小叔是要幹啥呀?

老鄉就說了,俺們那旮旯種了好些個糧食,尋思著公爺你們單位要不以後食堂采購就從俺們那走?

竇國公當時就怒了,一拍桌子喝道:這種事情還要問?直接把糧食拉過來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