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2/2頁)

而武漢官方也大多會給這些出門闖蕩的“狠角色”背書,官面上的事情,誰也別想用“官威”來嚇退百姓。官對官平衡之後,剩下的,就是道理碰撞道理,誰有道理誰嗓門大,多少讓不少臨近武漢地區的州縣很是惱火,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不能靠“官威”來治理“刁民”,是很難通過律令來拉偏架的,誰叫武漢還有孫伏伽這個奇葩呢?

各地官吏,想要考績想要升遷,各項指標要有明顯進步,離開武漢就是死路一條。只說“勸課農桑”,如果多出來的糧食不能外銷,那種地種來幹什麽?朝廷現在是皇糧積累太多,已經多到可以在局部地區當飼料的地步。

敦煌宮甚至暫停了一部分了商屯,鹽業換產本雖然沒有停,但糧食需求是大大降低,敦煌宮的在“河中地”,已經有了一塊產量還不錯的小麥種植區,已經反過來從“河中地”調撥糧食進入“昆侖海”。

這種事情,放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

而其中承擔了重要角色的,還是武漢,以及和武漢息息相關的各種組織團體。

蕭嗣業這麽多年闖蕩,對武漢人的印象,也只有“好鬥”二字,有點武德朝長安人的意思。

當時蕭嗣業還在東突厥,不過也跟隨使者前往長安,當時的長安人,當街殺人不敢說比比皆是,但私鬥隨處可見。甚至可以這麽說,眼下在長安城含飴弄孫的老漢,可能當年是街頭一霸。

只是武漢的“好鬥”,和長安人還是有所不同,至於哪裏不同,蕭嗣業也說不上來,就是覺得武漢人不像正常人。

“標下張角,見過蘇公……蕭公也在?!”

“張大郎,你甚麽時候回的武漢?”

“去年不是說還在漠南當差嗎?”

來得人居然還是老部下,在漠南給蘇烈當過差,也跟著進過西域,七八年的老關系了。

張角是江水張氏的家生子,在江陰本宗住在“青龍裏”,他行大,故而被張德的死鬼老爹張公義取名為“角”,倒是跟“黃巾”的天公將軍無關,純屬偶然。

“入春時兵部調令,標下便卸任回轉,只是一直待崗,這便請假返轉家中,正好也有一些事體。這光景郎君忙得很,還在督建‘漢安線’,有走了一遭江東,不日還要來京城,標下是受了郎君的囑托,先行來過,跟蘇公賀壽來著。”

“啊……”

蘇烈連連點頭,“不曾想,連老夫的生辰都還記得?”

“郎君說平日裏也就罷了,大壽還是做上一場的。”

說著,張角從懷中摸了一封信出來,上面印著紅漆,雙手呈遞給了蘇烈,“這是郎君交代的,面呈蘇公。”

“大郎一路辛苦了,坐,快坐。”

蘇烈接過信,邀著張角坐下,一旁蕭嗣業也是快活地幫忙沏茶:“你這廝,可有甚麽好物事帶來京城?”

“有的有的,郎君準備了好些物事,都是讓我跟弟兄們一起樂呵。好些個南海特產,就在外頭,少待兩位過目,都是好貨!”

“有你的,好好的鎮將不當,兵部叫你回轉,你就是這般做事的?”

蕭嗣業拿起茶杯,遞了給他。

嘿嘿笑了笑,張角道:“眼下又尋不得仗打,契丹奴老實巴交的,慫恿他們秋收搶糧都不敢,如之奈何。本想去投奔朝鮮道牛公,可惜返回武漢,就被郎君罵了一通,讓我老實一點。”

“嘿,你家郎君這是未蔔先知啊。”

蕭嗣業感慨一聲,便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