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上之盟(第2/2頁)

在出使遼國時,童貫接觸到了燕人馬植(後來改名李良嗣,再後來被趙佶賜國名姓,又改名為趙良嗣)。

趙良嗣在遼國看見遼國皇帝昏庸暴虐,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加女真族的崛起給遼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遂不斷遊說趙佶等人說:“遼國民罹塗炭,宗社傾危指日可待邇,宋朝可以乘機發兵。”

趙佶在讓蔡京和童貫討論了之後,認為此事大有可為,便讓趙良嗣入境。

此後,趙亮嗣便在宋金往來之間頻繁出使,成為宋金盟談之中的領軍人物,對宋朝的外交政策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去年,受到遼金戰爭動亂的波及,有遼薊州漢兒高藥師、僧郎榮等,以舟浮海至文登縣。

受高藥師等人啟發,宋廷方想起可以通過海運的方式跨過遼人的封鎖,和在渤海對岸的金國聯系。

於是,在高藥師為向導的情況下,趙佶先後幾次派遣馬政等人渡海使金,向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轉達了宋朝“欲與通好,共行伐遼”的意向,雙方開始正式接觸。

宋金海上之盟正式拉開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