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革故鼎新策無窮(十一)(第2/2頁)

適搖搖頭,表示誰都不是。

宮廄尹又道:“難道墨翟自認乃是聖王?”

適依舊搖頭道:“巨子從不這樣想,也覺得連昔日仲尼也非聖王。”

宮廄尹大笑道:“如此看,這天下便不能定於一!既不能定於一,你們墨者又將如何做才算是利天下?今日圍宋,你們守宋;明日侵魯,你們守魯;後日占鄭,你們守鄭……難道有什麽用嗎?”

“況且,你們就算守城,也只能依靠三晉兵至才能解圍,你們既認為天下無君可稱聖王,那便只能征戰不休。”

適笑而不語,起身沖四周一拜,叫墨者從懷中取出一圖,就在帳內展開。

這圖是手繪的簡單天下,很多地方畫的極不準確,但是整體上還是第一次將天下全圖展現在眾人面前。

北方的燕、西邊的秦、東邊的齊、南邊的楚。

蜿蜒的大致的海岸線、幾字形的黃河……這些東西還是第一次用地圖的形式直觀地展示在眾人面前。

帳內的墨者早就見的多了,帳內的楚人卻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天下,忍不住驚呼一聲,起身觀看。

楚王離得最近,盯著圖上的楚地,看著那些山川、位置並不準確的大城,心中暗贊。

“原來天下九州,竟是這般模樣。繪制此圖之人,必走遍九州,見聞極廣。能著眼天下者,除了君王,只怕也就是墨家這樣的人物了。”

適道:“此時天下無聖王,亦無人可以定於一且利天下。但巨子曾言,兩害相形、取其輕者,是為利。”

“如今天下強國,無非三晉與楚。”

“昔年華元、向戊,兩次於商丘城外促使晉楚弭兵,以致天下安定數十年。”

“不動兵戈,國力難道不能強盛嗎?人民不能富足嗎?賦稅不能增加嗎?人口不能翻倍嗎?”

“墨者已經講清楚了道理,這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讓天下二十年內財富人口翻倍,這正是利天下的辦法。”

“如今,魯、宋、衛、鄭皆弱,夾於晉楚之間,兵禍連綿,這是巨子與墨家眾弟子所不願看到的。”

“若墨者說有辦法,可以讓各國不動兵戈,二十年內財富翻倍,難道不可以促成第三次弭兵會盟嗎?”

所謂盟約,都是實力平衡的產物,對於盟約適並不信任,也絕對不想九州天下真的出現一種恐怖平衡,他只是在想辦法欺騙楚人。

道理已經講清楚,剩下的就是看墨者能否拿出一個讓各國國君都心動的事物,來保證所謂二十年人口財富翻倍之類的承諾。

待適說明了情況之後,幾名墨者出去從馬車上取回了大量的鐵制農具,還有一些其余鐵器,叮當一聲扔在地上。

楚人見過鐵,但要麽是隕鐵要是是塊煉鐵,與適弄出來的這些鐵器完全不同。

即便這些人是貴族,但是平日春日耕種的時候,還是要去田地中做做樣子。

這些奇怪的鐵器一經展示,適便道:“墨者有冶鐵之法,使鐵極賤於銅,家家戶戶均可以鐵為器具。”

“農人有犁、鏵、鏟、鋤;木工有斧、錘、刨、刀;礦匠有釬、鎬……”

“銅器縱有六齊之分,依舊容易斷裂,鐵器卻比銅器更為堅韌,同樣的一個農夫拿著這些鐵器,比起他們原來用的骨器蚌殼要快出數倍,則一個農夫則墾數倍之田。”

“墨者又有稼穡堆肥之法,可以讓畝產增半。更有輪作休耕之技,百裏之田可做二百裏。”

“這些冶煉鐵器的手段,墨者最為嫻熟,天下不做第二家。”

“除了鐵器,還有紡織、耕作、制器之法,均可數倍於前。”

“墨者既要利天下,這些東西便不能藏私,只是如果這些東西要是用來征戰,又會讓天下流離。”

“若三晉與楚能夠再結弭兵會,一旦條約達成,墨者願意讓這些利天下之物在天下交通。”

“這還只是鐵器,墨家並無誑語,日後還有更多奇技,均可以使各國不征戰而民用賦稅皆倍增。”

在展示了這些鐵器之後,他又洋洋灑灑地說了許多聽起來極為玄妙、墨者已經司空見慣、但楚人卻不曾見過、但又相信的事物。

而適在說這些的時候,心道:“我要信你們的盟約,那可真是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