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空城計(上)(第2/2頁)

這麽短的時間,適估計各國的準備必然不充分。

當日接到消息後,適便星夜返回了沛豐,與軍事委員會的人研究了一下,最終定下了在宋地打一場殲滅戰、徹底擊敗諸侯的野戰機動力量的決心。

諸侯能選擇的進軍路線不多,應對的手段參謀部早在當年宋國政變、魏韓分鄭的時候就做過許多的預案。

若是諸侯聯軍出動,肯定要先打許。

許昌就像是一把尖刀,卡在了韓國的腹心,可以直接威脅到韓國的腹地。

而且諸侯若是攻宋地,許昌不先攻下,很容易被切斷後勤。

一旦許昌被攻下,諸侯應該會派兵防守隱陽方向,然後從許昌向東,攻陽夏。

只有攻下陽夏,才能夠卡住陳邑和商丘之間的通道。

韓國的雍丘和陽夏幾乎在一條經線上,是極為正的南北方位,也只有攻下了陽夏,才算是打開了通向商丘的大門。

現在不是幾十年前,各國的農兵帶著糧食浩浩蕩蕩地行軍數月以決戰的年代了,各國的後勤壓力都比之前大得多。

總不能說幾萬穿著皮甲扛著戈矛的農兵堆在商丘城下就號要攻城,那就真的成笑話了。

所以攻不下陽夏,各國的攻宋以救齊的計劃救直接流產。

然而陽夏不是難麽好攻的,適的目的又不是真的攻取臨淄,適甚至有些擔心諸侯大軍攻不下陽夏然後就退了,那就錯失了這麽一個千載難逢的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的機會了。

與會眾人的看法也都和適差不多,都道:“總要料敵於寬。若是敵人根本不管後勤,將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一起,也不管是否攻下了陽夏,直接一股腦地沖到了商丘……那倒是簡單了。”

“可就怕他們有腦子,卻沒有力量。”

“不要說陽夏,就是許,我們真的要守的話,只怕沒有半年他們也攻不下來。到時候我們反倒尷尬了……到底是攻臨淄還是不攻?”

從始至終,墨家對於泗上、豫東方向的攻守之勢都是信心滿滿。

從一開始他們擔心的就是西線的六指那邊出問題,不是說怕六指打不贏,而是擔心真的出現退守襄樊死守的情況,那麽南陽地區的人員就不能為己所用了。

在墨家高層看來,諸侯攻泗上那就是個笑話,外線進攻墨家湊不出足夠的兵力和後勤以一敵三,但是內線作戰的情況下墨家真的毫不懼怕。

且不說經營了三十年真正做到了村村都能有效統治、基層組織完備的泗上,便是宋地那也是可以完全控制的地方。

諸侯大軍來攻,槍不如己、炮不如己,人心更不如己,墨家這群人根本想不到失敗的可能,甚至一度懷疑一個標準的棱角堡駐軍三千諸侯就得攻一年,因為至今為止諸侯還沒有一個真正攻過墨家的新式城防體系之下的堅城,一次都沒有,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年總是野戰的墨家如今守城有多厲害。

如今眾人是真的怕前面頂的太厲害,以至於諸侯聯軍連許都攻不下根本不敢繼續進攻,那就不好辦了。

適道:“其實諸侯還是有信心的。他們以為我們真的要攻臨淄,所以主力在外。前期的話一定會攻的很猛。”

“攻的猛、有信心是好事。我也真怕在許地我們頂的太厲害,把他們這點信心都磨沒了,嚇得只能縮回去當烏龜死守不動,那就麻煩了。”

諸侯聯軍敢攻宋地的信心,源於他們認為墨家的主力在東,在做攻臨淄的準備。

不管是迫使墨家回援也好,還是有心野戰得勝也罷,最起碼要攻下許地才有資格繼續往下想。

若是許都沒攻下來,諸侯的這點信心只怕頓時就沒了。

沒了倒也無所謂,本來適的想法就是攻膠東、迫臨淄以爭取時間,打亂諸侯的部署。

若是諸侯聯軍縮回去,時間也的確能夠爭取到,可再想有這種諸侯主動攻入墨家內線的機會怕就少了。

能早勝利一天就早勝利一天,終歸墨家的大義是要利天下的,少讓民眾承受一天征戰之苦那就最好。

眾人討論了一陣後,適道:“既然諸侯已經放出了消息,那麽很快就要發動進攻了。哪怕是假裝要攻打我們迫使我們退兵,總要有點成果才行,只靠嘴巴怕是無用。”

“許地的駐軍做好撤退的準備,一旦諸侯大軍攻來,立刻撤退到召陵一線,在隱水布防。”

“不管怎麽樣,諸侯尤其是韓國,如果不攻下許,絕對不敢繼續進軍的。陽夏在我們手中,他們也不敢動商丘。我看若是要使諸侯進入我們的陷阱,免不得要用一次‘空城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