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我軍食糧正足

果然不出張賓所料,不數日後,華軍即棄壘而退,甚至於臨漳都不守了,分道各自南下。消息傳來,羯趙將兵無不大喜,王陽就打算領兵前去追殺。

張賓勸阻道:“祖士稚善將兵,華人又未嘗敗績,不過糧盡而退罷了。料彼必然遣軍斷後甚至於設伏,將軍慎勿往追啊。”

王陽頷首道:“太傅所言有理。”但隨即話鋒卻一轉,說:“然我不得不追啊!

“臨漳殘破,華人因此不守,然安陽、蕩陰卻必不肯輕棄,若其久守於二城,東可威脅冀州,北使我不敢遠出,則我於三台徒自堅守,卻並不能扭轉戰局,又有何益啊?

“且賊糧雖盡,我軍糧亦不多,若不能趁機追殺劫掠,搶些糧食來,恐怕便無外警,軍將自潰,奈何?”

華軍糧秣將盡,匆匆南歸,這時候肯定是沒有多少戰意的,咱們猛追過去,有望打一兩個勝仗,不但可以復奪安陽、蕩陰,把戰線推回到今年年初的狀況,而且多少還能搶點兒糧食哪。

華軍身邊兒肯定還有糧食啊,所謂糧盡而退,總不可能一粒不剩,回程全都喝西北風吧?不管搶多搶少,對士卒們都算有個交代,否則咱們依舊守在三台,後方糧食運不上來,還用華人回師復攻嗎?自家就會主動崩潰了吧。

“若祖逖留將守安陽、蕩陰以阻我,而收縮部伍於河南,過不多時,稍稍搜集些糧草,復使三五千人來,恐至三台所見,不過一地餓殍罷了!”

張賓聞言,也感無奈,最終只得說:“可請蘷將軍率精騎往追,使賊不能扼守安陽、蕩陰,然須謹慎,勿中其伏……”

蘷安用兵老道,非王陽可比,相信有他為將,再率領機動力強的騎兵,應該不至於中埋伏吧。

為策萬全,張賓也定要跟隨——“若能破賊,使國家危而復安,我又何惜老骨!”

張孟孫已經五十多快六十歲了,雖說自小習武練劍,又追隨石勒南征北戰,筋骨還算強勁,終究歲月不饒人——六十一歲的老將周訪比他更差,至於同樣六十一的陶侃……那屬於搬磚的達人,逆天的異數,不能隨便比啊!

所以張賓騎騎馬,行行軍還則罷了,真要是疾馳追敵,估計能累個半殘。但他不放心蘷安此去,強要相從,虁安、王陽也勸阻不住,只得從命。

張賓要蘷安帶精銳騎兵去追敵,其實蘷安把能夠搜羅到的騎兵幾乎全都帶上了,將近四千騎,分作三隊,相互策應。好在一馬坦途,此前華軍為了制造攻堅器械,更是把附近的大樹幾乎全都伐光了,一眼望去,並沒有什麽可資設伏的地點。就此急追三十裏,終於在安陽城下追及了斷後的華軍。

這支華軍大約六七千人,兩營之數,看旗號,統將乃是衛策之弟衛榮。當羯軍哨見衛榮之時,衛榮自然也發現了追兵,急忙下令轉身列陣。

蘷安遠遠望去,只見衛榮軍中簇擁著不少的車輛,懷疑是沉重難運的物資——比方說金鼓之類。他估計華軍主力去之不遠,可能已經過了安陽,也可能其一部就入城屯駐。看這樣子,前面應該沒有埋伏,自己可以趁著敵軍未及出城增援的機會,先快速擊敗衛榮。倘若正巧敵軍主力不在城內,則守兵見到友軍快速破滅,士氣必沮,自己就有希望攻克城池啦。

奪下安陽,府庫中多少會有些存糧啊,起碼我這幾千騎兵就有吃了的。若再抄掠城民之食,三台駐軍也能飽餐幾頓。

當即策馬當先,疾沖過來,卻見華軍將那些大車橫亙在陣前,以阻敵騎。

羯騎看看沖近,便一起拉弓放箭,箭中車上麻袋,只見包綻袋破,嘩啦啦流出來的全都是——金燦燦的谷子!

隨即華軍眾口一辭,齊聲叫道:“汝等已中祖元帥之計矣!我軍食糧正足,特以誘汝出三台也!汝等可饑否,若棄械來投,我軍足可資供!”

呼聲迎風傳送,張賓雖然拉在後面,卻也勉強聽到了,不禁苦笑道:“祖士稚明施詭計,其實堂堂正正之謀,不愁我不入彀也……”

……

楊清奉詔前往枋頭,襄助魏亥管理糧秣物資,此事中朝自然行文通知了祖逖,而楊、魏二人也各自有信送到前線,用以寬慰祖元帥——物資運補,確乎有些難以為繼,但經過我等反復統籌,按原計劃再支應前線三個月,應該問題不大。

祖逖得信,乃略略放寬些心——他上奏承諾三月破敵,倘若到時候仍然無計攻克三台,那麽糧食還運得上來運不上來,也就不重要了,唯退而已。在他估算,羯軍糧秣同樣將盡,就看誰能夠熬到最後了。

倘若沒有先前之敗,張平殞難,估計祖逖多半會跟三台前生耗著,但既有此敗,祖士稚過於看重自家的臉面了,生怕遭人攻訐——以眾擊寡,數月不能破賊,就只能等敵自敗?朝廷何以用此無能之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