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並蒂花

話說信國公之勇,還真不是未來的女皇陛下一個人能承受……

當然,這種小事不值一提。

畢竟咱大明朝本來就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妾什麽的不算妻,坤興公主的要求也不僅僅是為私,她還有為公的意思。如果她當女皇,那楊慶該算什麽身份呢?媚娘姐姐是個寡婦不需要考慮這種問題,但她就必須得面對這個,她當然不能也養後宮面首三千,但若楊慶總是一個個不斷往家裏劃拉女人,她這個女皇陛下的顏面何存?

必須得給他套上籠頭。

至少不能讓他繼續公然不停地收女人,以前那些就算了,反正已經既成事實沒法改變,但以後就必須得克制了……

至於偷的不算。

這種事情連坤興公主都有覺悟。

沒聽見楊慶說嘛,英國那位女王的媽就是這麽上位的,由此可見歐洲的一夫一妻制其實也沒那麽純潔,都能把國王迷得拋棄原配,坤興公主就不信他倆之前沒偷過,話說公主現在已經不是十五歲小女孩了!

她有什麽不懂?

連楊慶和她伯母的事都知道呢!

反正楊慶再怎麽大膽,也不可能把她伯母收了,她伯母又沒有生育能力也不怕兩人搞出醜聞。

偷就偷吧!

總之這個問題,他倆在床上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解決。

不過她繼位只是一個計劃。

楊慶給她洗腦也不是為了就要她直接稱帝,這是在朱慈烺不聽話的時候才實施的計劃,楊慶只是解決她的心理負擔,先用這個不斷給她洗腦讓她到時候不會不幹。但現在不可能把她推上帝位,所以接下來的迎駕還必須繼續,必須把朱慈烺迎回,然後等朱慈烺動手,再以四民大會仿效英國議會的例子把他廢黜。但把他廢黜就得讓他的那些兄弟繼位,那麽江浙士紳難道還想被李自成宰一次?李自成放朱慈烺但不放剩下那哥仨可就有這念頭,他就是想看朱慈烺被楊慶廢了然後再立一個繼續勒索,江浙士紳如果有魄力再掏一千五百萬,那麽楊慶是不介意再迎一回。

只要江浙士紳能再掏一次,他又何妨再玩一遍?

當然,江浙士紳沒這麽大方。

這一千五百萬就搞得烏煙瘴氣差點沒湊出來的,再來一千五百萬?老子是冤大頭啊?不想被宰,楊慶一系又不可能接受旁系宗室繼位,這一點是必須的,信國公對先帝的忠心可昭日月,先帝子女還在,誰想搶他們的江山信國公首先不答應。

而且估計也沒哪個宗室敢來湊這個熱鬧,他們也不是傻子,他們要敢楊慶是真會弄死的,自殺的傻事誰也不會幹,最終再次陷入僵局。

那麽就像當初公主監國一樣讓她登基成了最好選擇。

這是唯一的選擇。

至於她是公主……

那麽你們想再掏一千五百萬嗎?

你們不想掏銀子,我們只要是先帝的後代,除了她還有誰更合適?至於女皇什麽的難道比一千五百萬更重要?話說女皇肯定不如一千五百萬更重要,為了不繼續掏錢,士紳們會捏著鼻子為女皇找理論依據的。

那時候她再登基。

同時也確立四民大會有權廢黜皇帝的制度,以後哪怕楊慶的子孫有無道昏君,四民大會也可以依這個例子將其廢黜。

甚至於直接不要皇帝。

他能做的最多也就是給子孫後代留下個江山,但如果以後他的子孫後代真爛到老百姓忍無可忍的地步,那這個江山丟掉就丟掉吧,難不成他真還想什麽謀萬世一系?

那就純屬扯淡了!

帝國總會滅亡,無一例外!

不過最好還是能有個虛君,這種東西有比沒有強,除非楊慶在未來能夠把所有內部問題解決,民智開化到足夠程度,民族認同感足夠強,利益上足夠密不可分,否則一個虛君多多少少有點用。可如果真達到了以上這些,一個虛君留著也無所謂,一個吉祥物而已,只要這個吉祥物不招人厭惡,留著好歹也是個娛樂,話說英國王室每年給英國創造的價值遠超過他們花的那些。

話說光看他們家演戲的旅遊業就占了英國雞的屁很大一塊。

這就是吉祥物的效果。

總之龍興四年的剩下時間裏,大明在正常中渡過,到這一年秋天時候,一千萬的國債銷售終於完成,各地購買國債的金銀通過水路陸路源源不斷向南京匯聚。這些金銀連同錦衣衛教管司募捐的,統統都在戶部下屬的鑄幣廠又鑄造成一枚枚龍元,然後重新裝入一個個特制的木箱堆積在專門的倉庫。到冬天第一場雪降臨南京的時候,總計一千一百萬枚龍元銀幣和四十萬枚金幣全部完成,但因為冬季運輸不便,龍興天子特旨等明年開春再運,至於他也將渡過在長安的最後一個冬天,到明年麥收以後再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