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緩兵之計

千乘郡,確切地說是千乘邑,它得名於齊景公時期,因齊景公當時聚攏一千乘戰車狩獵於青田之地,故而得名「千乘」。

當然,趙主父看重的,並非是千乘邑的悠久歷史,而是它的位置。

千乘邑位於濟水北側的青田,有漯(luò)水穿過,地勢平坦、宜耕宜牧,是故齊國常在這片土地上駐紮軍隊,即能庇護南邊的臨淄,又能在此訓練戰車部隊,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今日據公孫闬所言,齊國竟願意割讓千乘郡,這讓本來無心與齊國和談的趙主父,亦不禁稍稍有些怦然心動。

要知道千乘郡就在濟水的北側,倘若趙國得到了這片土地,就意味著齊國國都臨淄將徹底暴露在趙國的控制下——齊國稍有不順趙國心意,趙國的軍隊即能邁過濟水,揮軍向南直插臨淄。

不誇張地說,齊國願意割讓千乘郡,這跟齊國願意向趙國俯首陳臣其實並沒有什麽兩樣,如此也難怪趙主父亦流露出遲疑之色。

但是仔細想想,趙主父又覺得此事破綻百出:齊國還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何以會授柄於人,自願臣服於趙國呢?

想到這裏,趙主父問田瞀、公孫闬二人道:“齊王……竟願意割讓千乘郡?”

“千真萬確。”公孫闬點頭說道。

捋了捋髯須,趙主父輕笑著問道:“為何?貴國尚有田文那樣的賢士,又有當世名將匡章……如此輕易就獻出千乘郡,著實讓人……有些驚奇啊。”

“非也。”

公孫闬搖搖頭說道:“或在世人眼中,我齊國仍然強盛,可事實上……”

他微微嘆了口氣,又說道:“曾經輝煌的稷下學宮,為齊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可現如今呢,稷下的先生、學子,大多是不問政事,只熱衷於追尋自己的‘道’。章子(匡章)雖乃當世名將,但齊國也就只有一個章子……如今的齊國,已非是曾經人才濟濟的齊國了。”

頓了頓,他又說道:“反觀趙國,自趙主父胡服改制後,先後收服代地、榆中、中山,坐擁兵甲幾十萬,戰車數千乘……今趙主父攜宋燕兩國軍隊討伐齊國,使我齊國首尾難顧。今我國君主自認不敵,願獻出千乘郡,向趙國稱臣,助趙主父成就霸業。”

說到這裏,他壓低聲音又說道:“今日的趙國,誠然有統合三晉,效仿昔日晉國霸業的潛力。”

聽聞此言,趙主父捋著髯須,眼眸中閃過幾絲異色。

要知道曾幾何時的晉國,稱霸中原上百年,雖然趙主父明知道公孫闬的話中必定有詐,但亦忍不住遐想連篇。

似乎是見趙主父有所意動,公孫闬便開始隱晦地挑唆秦趙兩國的關系:“如今中原格局,唯秦、趙、齊三足鼎立,若趙主父攜燕、宋兩國覆亡齊國,則天下便只剩下秦趙兩國爭雄……若趙國在攻伐齊國期間損失過重,這豈不是讓秦國漁翁得利?當年秦國使張儀赴魏國擔任國相,逼迫三晉臣服於秦,其欲染指中原的野心昭然若揭……趙主父覆亡齊國而暗助秦國,無異於殺死了一頭狼而姑息了一頭猛虎,日後必有禍端……倘若趙主父能允許我齊國繼續存在,齊國便能鼎力支持趙國與秦國爭雄,介時,縱使秦國迫使魏、韓兩國為己助,亦無法抗衡趙、燕、宋、齊四國,請趙主父三思。”

趙主父捋著髯須思忖了片刻。

不得不說,公孫闬的這番話其實並沒有錯,秦趙兩國的盟約本身就不可靠,其原因就在於秦國也有稱霸中原的資本,一旦齊國倒了,秦趙兩國的關系必定會出現變化——除非秦國也願意承認趙國的霸主地位,但這是不可能的。

秦趙兩國之所以會結盟,就是為了抗衡齊國,一旦齊國消失,兩國的盟約自然而然也就不復存在了。

按照這個思路,似乎留著願意臣服於趙國的齊國,這對趙國更加有利?

趙主父沉思著公孫闬的提議,忽然他問道:“我怎麽知曉先生的話是否可信呢?”

聽聞此言,公孫闬不慌不忙地說道:“是故,我齊國才要獻上千乘郡。趙國既然得到了千乘郡,又有燕、宋兩國於北、南兩側鉗制齊國,趙主父難道還怕我齊國毀約麽?”

“……”

趙主父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的確,倘若齊國果真願意將千乘郡割讓給趙國,趙國還真無需擔心齊國會毀約。

此時,鹿肉已經煮熟,趙主父便叫蒙仲、樂毅二人用刀分肉,旋即,幾人喝著滾燙的酒,吃著香噴噴的鹿肉,聊起了後續的割地——即齊國願意割讓給燕宋兩國的土地。

據公孫闬所言,齊國願意將包括饒安在內的大片土地割讓給燕國,至於宋國,則齊國願意承認宋國對薛地的占據,不得不說這個條件非常誘人,縱使是趙主父也認為燕、宋兩國不會就和解之事提出什麽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