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前狼後虎(二)

……

時間回溯今日淩晨,正值趙賁、廉頗二人在兵敗後逃回陽文君趙豹的軍營,而蒙仲則帶著近四千名王師降兵回歸群丘軍營,此時,樂毅與武嬰二人,正帶著三百名信衛軍潛伏在肥邑的北部。

肥邑的北部,即此前信衛軍駐軍的地方,蒙仲、樂毅、蒙遂等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訓練士卒,對附近的地形也較為熟悉,不至於輕易暴露行蹤。

當然,主要還是沒人來關注的關系——誰會想到已“倒戈”叛軍的信衛軍,竟會偷偷潛回其曾經的駐營呢?

而從信衛軍駐地再往北,即邯鄲與曲梁之間的必經之路。

不錯,邯鄲、肥邑、曲梁,從鳥瞰來看三地就呈三角的模樣,這使得樂毅率軍潛伏在此,輕輕松松就能監視邯鄲向曲梁的運輸隊伍。

但由於邯鄲也並非每日都派人向曲梁運糧,因此樂毅率軍抵達此地後的頭兩日,倒也沒什麽收獲,一直到今日八月二十六日的淩晨,樂毅這才收到了消息,得知有一支運糧隊伍正從邯鄲方向而來,往曲梁邑而去。

“這支運糧隊伍有多少糧車?多少民卒?”樂毅詢問著前來稟報的信衛軍士卒。

那名信衛軍士卒便回答道:“目測有五、六百輛運糧車,上千人押送。不過據目測,大多應該都是征召的役卒,只有寥寥百余兵卒。”

或許有人會覺得,如此規模的運糧隊伍,竟然只有區區百余名士卒,邯鄲那邊也太過於疏忽了。

但事實上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在當代“偷襲糧道”這種計策極為罕見,畢竟此時的兵法大多都是針對「如何削減對方有生兵力」,很少有涉及專門狙擊敵軍的糧道。

更何況邯鄲與曲梁邑實在相隔太近,因此,邯鄲才派了區區百余名兵卒跟隨。

順便提及一句,即是那百名押運糧草的兵卒,他們肩負的任務也並非是防備敵軍的偷襲,而是管理那上千名的役卒,督促他們按期將糧草運到目的地,否則,無論是那些民夫,還是他百余名兵卒,都要受到懲罰。

“這樣啊……”

樂毅聞言皺著眉頭思索著。

見他這幅模樣,武嬰在旁說道:“那上千人不過是役卒,不堪一擊,縱使有百余名兵卒,亦擋不住我三百信衛……若是出擊,必能取勝!”

“莫小看那些役卒,畢竟有上千人……”樂毅微微搖了搖頭。

他們口中的役卒,說白了就是服兵役的平民,接受過較為初步的訓練,會使用兵器與甲胄,但也僅僅只有這種程度而已,跟真正的兵卒相比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在非戰爭情況下,這些役卒一般負責押運糧草,但是在國家戰爭吃緊、兵力消耗嚴重情況下,這些役卒也會被再次征召,在短時間內再次經受加強訓練,然後迅速投入戰場,大致就是預備兵的意思。

考慮到這些役卒都經受過基本的訓練,又考慮到己方終歸只有三百名信衛軍,樂毅並不希望與其正面交鋒,畢竟以三百人進攻千余人,就算信衛軍再悍勇,多多少少也會出現些傷亡,而這,是樂毅不希望看到的。

“我有個主意。”

招招手讓武嬰湊上前,樂毅附耳對前者說了幾句。

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聽得武嬰方才還略顯緊繃的臉龐立刻就露出了笑容,還不住地點頭稱贊:“好計策,那就這麽辦吧!”

商議定之後,樂毅當即召集了麾下的信衛軍,只見他把其余兵卒通通交給武嬰,自己則帶著百名信衛軍,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大路上,朝著前方那支運輸隊伍而去。

而此時,距樂毅隊大概六七裏外,從邯鄲而來的那支運糧隊伍,正緩緩地行走在大路上。

負責押運糧草的將領叫做趙丹,亦是趙氏一族子弟,不過並非出身安平君趙成、陽文君趙豹這兩支,而是內史趙造的堂侄,在朝中擔任田部吏的職務,以往負責向各鄉邑征收田租稅收,別看身上也穿戴著光鮮的甲胄,但其實並非是經歷過征戰的軍將。

“最多明日晌午,這批糧草應該能運到曲梁……也不知那邊的戰事打地如何了。”

在這支運糧隊伍唯一的一輛戰車上,趙將趙丹目視著曲梁邑的方向,低聲嘀咕著。

邯鄲與曲梁邑相距不遠,畢竟曲梁就在邯鄲城的東北面,直線距離約百裏左右,但算上繞行於兩地之間的丘陵,實際路程大概在一百二十裏左右。

考慮到吳起訓練的魏武卒即是擔負著幾十斤的負重,都能在半日左右徒步百裏,這個距離著實不遠。

當然,那只是急行軍,且對象還是魏武卒這種整個中原最精銳的步卒,而趙丹押運糧草的行程,那就遠遠不如魏武卒了。

這不,在接到了來自內史趙造的命令後,他於八月二十六日上午在邯鄲啟程,率領千余名民夫與百余名運糧卒,足足趕了一日的路程,也只走了五十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