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逼陽之戰(一)(第2/4頁)

當然,戴不勝與戴盈之作為宋國僅有的幾位軍司馬,他們確實有這個資格。

接過太子戴武身後一名近衛遞來的碗喝了一口水,蒙仲擦了擦嘴角的水漬,旋即正色說道:“據我所見,齊軍正在北郊十五裏外建造營寨,似乎同時也在打造攻城器械,我想最多三日,這股齊軍就會對我逼陽發動攻勢。”

聽聞此言,太子戴武幽幽地嘆了口氣,而蕭戧則捋著髯須沉默了半晌,旋即忽然問道:“也就是說,滕縣已經淪陷了嘍?”

“十有八九。”蒙仲點了點頭。

微微搖了搖頭,蕭戧轉身對太子戴武說道:“太子,既然種種跡象表明齊軍準備強攻逼陽,那我等亦要早做準備。”

太子戴武點點頭,旋即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蒙仲。

因為據他所知,蒙仲以及目前已離開逼陽的樂毅二人,早就把守城的準備做完了,比如說,早早就準備了大量的木頭儲備在城內,既能用做柴火,也能用做砸向攻城齊軍的檑木。

除此之外,蒙仲還派士卒在逼陽城內征收了許多油。

總而言之,這些細致的準備,蒙仲、樂毅二人早就做完了,這也是太子戴武越來越信賴的蒙仲的原因:心思縝密、做事非常細致。

見太子戴武似乎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蕭戧索性直接挑明道:“太子,老臣指的是整編士卒的事,您看城內的士卒,既有您親率的近六千士卒,亦有戴盈之軍司馬留守三千士卒,再加上以我蕭氏一族為首的八千各家族子弟,秩序混亂、難以統一調度,不如先整頓一下,有利於守城。”稍稍一頓,他又接著說道:“然後,再選出一人為主將,其余為下將,如此還能統一調度。”

“……”

太子戴武聞言深深看了一眼蕭戧。

不得不說,這位太子自從十來歲起,就開始接受惠盎的教導,然後再等稍微大了,惠盎又推薦了薛居州教導他,正因為被惠盎與薛居州二人教導了十幾二十幾年,以至於他如今年過三旬,連兒子都有十一二歲了,但仍顯得頗為憨直,說得難聽點,就是說他無論做什麽事都一本正經、循規蹈矩,仿佛看起來憨傻憨傻。

然而這並不表示這位太子殿下就真的傻,畢竟他可是惠盎、薛居州二人教導出來的、他二人自認為“最完美”的太子儲君——雖然在蒙仲看來,這位太子殿下過於循規蹈矩,以至於沒什麽威勢。

“推薦一人為主將……”

喃喃念叨了一句,太子戴武忽然微笑著問蕭戧道:“那不知蕭大夫矚意何人呢?”

“太子殿下誤會了。”

蕭戧活了那麽一把年紀,豈會不知太子戴武有點不高興了,立刻說道:“在老臣率軍增援逼陽之前,乃是蒙司馬輔佐太子守住了逼陽,功不可沒,老臣當然是推薦蒙司馬擔任主將,豈敢有別的心思?只不過,老臣擔心蒙司馬一人力薄,是故想推薦幾個各家族的年輕子弟作為蒙司馬的部下,共同輔佐太子殿下守衛逼陽。”

『原來是想給族內的後輩鋪路。』

太子戴武恍然大悟,臉上的笑容頓時就變得真誠起來。

反正在他看來,逼陽的主將肯定是得屬於蒙仲的,畢竟經過這段的相處,他對蒙仲可謂是越來越欽佩。

毫不誇張地說,這幾日太子戴武從蒙仲身上學到了不少有關於帶兵打仗的知識,若非蒙仲年紀實在太小,暫時還不能服眾,他都有心拜蒙仲為師、向後者學習兵法。

畢竟有他父親宋王偃的例子在前,太子戴武認為,他作為宋國日後的君主,必須懂得帶兵打仗——若日後成為君主的他就不敢出面對抗齊國的軍隊,又如何要求其他人奮力反抗呢?

在這一點上,戴武非常仰慕他的父親宋王偃,畢竟宋王偃就像趙國的趙武靈王一樣,都是一位只要國家陷入戰爭便都會毅然率軍出征的君主,非常有魄力,跟那些只會躲在王宮命令前線將士拼死作戰的君主截然不同。

“原來如此,此事蕭大夫自便即可,確實我逼陽急需年輕的人才。”

“多謝太子殿下。”

一番話下來,太子戴武與蕭戧都很滿意。

至於蒙仲,心中也很高興。

倒不是因為得到了主將的位置,畢竟作為道家弟子,他對功名利祿並不是很在意,但問題是,唯有得到主將的位置,他才能指揮調度城內的兵卒,不至於重演在趙國時因人微言輕導致己方戰敗、連趙主父都死於內亂的慘劇。

“軍司馬蒙仲,請務必竭力輔佐戴武守衛逼陽。”

待蕭戧心滿意足地離開之後,太子戴武半開玩笑地對蒙仲說道。

作為宋國的太子,又是前線戰場的總指揮,太子戴武還是有權提拔蒙仲為軍司馬的。【注:軍司馬,即統率最起碼一軍兵力(一萬兩千五百人)的主將,也可以稱呼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