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諸事俱備

適日,當屈原提出他的建議後,蒙仲、公仲侈二人與其一拍即合,三人立刻就締結了盟約。

鑒於公仲侈目前在韓國只是白身,而屈原在楚國更是慘遭流放的戴罪之身,二人皆推薦蒙薦擔任“三人合縱”的縱長。

而對此蒙仲也不過於謙讓,當仁不讓接受了這個縱長的虛名,並在與屈原、公仲侈二人商議之後,給這所謂的“三人合縱”起了個名字,叫做“方城議會”。

考慮到方城議會現如今就只有蒙仲、蒙仲、公仲侈三人,因此三人制定的規矩亦相對寬松許多,總結下來即一句話:彼此不做有害於對方國家的事。

拿蒙仲舉例,即他不能做危害於韓國與楚國的事,倘若日後魏王命他攻打韓國或楚國,則他必須事先通知公仲侈或屈原,雙方合力想辦法盡量化解這場戰爭。

當然,這裏所說的“盡量想辦法”,必然是屈原想辦法使楚國減少損失,比如割讓土地向魏國求和,而蒙仲所要做的,便是配合屈原,想辦法說服魏王“見好就收”。

畢竟彼此都是成年人,倘若以為這所謂的口頭盟約就能讓蒙仲不顧一切阻止魏國攻擊韓國或楚國,那實在是太不現實了。

而除了彼此合力維持諸國間的和平以外,方城議會內的成員還要履行盡力幫助彼此達成目的的義務。

比如,蒙仲想要成為河東守,甚至是魏國的大司馬,公仲侈與屈原就要想辦法幫助他達到目的;而公仲侈現階段的目標是希望從楚國迎回作為質子的公子蟣虱,蒙仲與屈原二人亦要想盡辦法使公仲侈達到目的。

成員間彼此互助互利,互通消息,這正是“方城議會”的本質,亦是最大的規章。

雖說日後隨著方城議會繼續招募成員,在影響力逐漸增大的同時,未必不會出現成員間彼此產生矛盾的弊端,但就目前來看,這個盟約的形成,是大大有利於蒙仲的。

可別小看公仲侈與屈原。

公仲侈雖然目前是白身,但他好歹是當過韓相的大才,且韓國現如今的國相公仲瑉就是他的兄長,只要公仲侈在出使魏國時,在魏王面前稱贊蒙仲幾句,這比田黯、段幹寅在魏王面前稱贊蒙仲還要管用。

屈原亦是如此,雖說他被貶流放,但他在楚國的人脈可不小,在昭氏、景氏兩族中都有相識的好友,這也正是楚國令尹子蘭忌憚他、想方設法要把屈原流放至千裏之外的江南的原因。

總之只要運用得當,蒙仲日後未必不能借韓、楚兩國的聲勢來對抗薛公田文,即是不能將田文驅趕出魏國,也至少能加強魏王對他的重視。

在經過簡單的商議後,初具雛形的三人合縱終於結成,蒙仲、公仲侈、屈原三人都很高興,又忍不住喝了些酒水助興。

既然三人彼此結了盟,屈原對於公仲侈的托付自然更加上心,次日他就寫了一封信,托幾名本該押送他前往江南的楚卒返回楚郢,交給他的妻兄昭雎,委托昭雎照看韓公子蟣虱,倘若日後有機會的話,便勸說楚王熊橫將公子蟣虱釋放,使公子蟣虱能搬至葉邑居住。

對此,公仲侈萬分感謝,旋即又請求蒙仲,懇請蒙仲日後待時機成熟,允許韓公子蟣虱在葉邑居住。

似這種順水人情,蒙仲自然不會拒絕,當即爽快地答應下來。

至於何時算做“時機成熟”,蒙仲沒有追問,但他心底多少也猜得出來:大概就是秦國攻打楚國的時候。

在他看來,公仲侈肯定打算到時候借這件事達到他的目的,即使公子蟣虱脫離楚國的掌控。

不過考慮到公仲侈並未開口向他懇求,蒙仲暫時也不打算去幹涉,他仍在權衡著利弊,希望能從這場注定爆發的「秦楚戰爭」,獲取一些利益。

比如說楚國的人口。

一旦秦軍攻入楚國,楚國的百姓勢必驚恐潰逃,到時候若他蒙仲橫插一腳,或許就能一下子得到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口——絲毫沒有付出,便得到幾萬、十幾萬人口,還有這更便宜的好事麽?

唯一值得顧慮的,即屈原對此的看法。

不過據蒙仲對屈原的暗示,屈原並不抵觸這件事。

也是,屈原畢竟是一個明事理的人:倘若如今的楚國依舊富饒強盛,他自然會百般抵制蒙仲這種拐帶他楚民的惡劣行徑,但問題是,如今他楚國的民眾被苛重的賦稅壓得喘不過氣來,再加上又遭到秦國的進攻,即便蒙仲不想辦法將那些楚民誘拐至葉邑,那些他楚國的流民恐怕也會因為饑寒交迫而暴斃在荒野,在這種情況下,他屈原有什麽立場去阻止蒙仲行善,讓更多的楚人能在葉邑得以活命?

他要恨,也會恨楚王熊橫,恨令尹子蘭那幫只顧私利、不知國家的貴族,又豈會怪到蒙仲頭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