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陶邑之戰

鑒於攻陷陶邑的不易,以及對攻占陶邑的歡喜,趙國的奉陽君李兌在率領齊趙聯軍擊退宋國軍隊、占領陶邑後,便犒賞三軍、宴請齊趙兩軍的將領。

此番奉陽君李兌率軍攻打宋國,總共帶了十萬趙軍,帳下大將有四人,分別是趙希、董叔、許鈞、廉頗。

而齊國則派來五萬軍隊,由田徹、高爭二人所率領,故齊趙聯軍的總兵力約十五萬左右。

待等在陶邑犒賞齊趙聯軍完畢後,奉陽君李兌便在齊將田徹、高爭二人的催促下,繼續進攻宋國。

說起來,蒙虎猜地還真沒錯,此前奉宋王偃之命駐軍於陶邑抵擋齊趙聯軍的,還真是宋國的軍司馬景敾,這老頭率領兩三萬軍隊在濟水抵擋了齊趙聯軍足足一個多月,但最終還是難免被趙希、廉頗二人攻破濟水,考慮到敵我雙方兵力懸殊,景敾只得後撤,退後南邊的曹縣,靜等盟國的援軍。

而奉陽君李兌這邊,則與齊趙兩軍將領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倒不是為了商議如何攻打曹縣,畢竟曹縣不比陶邑,它無險可守,只要他十五萬齊趙聯軍將城池一圍,攻破城池就只是時間問題。

李兌真正所顧慮的,還是魏國的態度。

魏國是宋國的盟國,又對宋國這座富饒的陶邑垂涎三尺,它豈會容忍趙國占據陶邑?

說起來,自趙主父繼位之後,趙魏兩國的形式就逐漸發生了變化。

在此之前,魏國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哪怕趙國的國力在趙肅侯時期就已蒸蒸日上,但與魏國相比仍顯幾分遜色,再加上此前齊魏兩國在惠施的促成下締結了盟約,因此總得來說,趙國還是難以取代魏國成為三晉之首。

直到趙主父繼位後,勵精圖治、厲兵秣馬,趙國的實力迅速竄起,已然隱隱超越魏國。

但總的來說,魏趙兩國現如今的實力大致還是持平的,趙國最大的優勢,還得說是齊趙之盟的堅固勝過齊魏之盟——這也難怪,誰讓魏國讓跟齊王田地有仇的薛公田文當了國相,又與齊國處心積慮想要吞並的宋國締結了盟約呢,不誇張地說,現如今齊魏兩國之間的盟約,可以說早已名存實亡。

魏國會不會派兵救援宋國?

奉陽君李兌認為會!

哪怕他趙國派了李躋、韓徐二人率領五萬軍隊陳兵於中牟,威脅魏國的河北諸城,然而李兌仍然認為魏國十有八九會派出援軍,阻止他齊趙聯軍攻打宋國。

原因很簡單,一旦齊國吞並宋國後,齊國的國土便與魏國大面積接壤,介時齊趙兩國便可以對魏國形成更加兇猛的夾擊之勢,只要魏王遫不傻,那他就絕對不會容許齊國吞並宋國。

因此當齊將田徹、高爭二人屢屢催促李兌率領大軍繼續進攻宋國時,李兌用這樣的話堵二人的嘴:“暫時還不清楚魏國的意圖,倘若我軍貿然深入宋國腹地,難保不會被魏國的軍隊截了後路,一旦後路被截,後果不堪設想。”

以這樣的理由,奉陽君李兌將麾下的齊趙聯軍分作兩隊,由趙希率領廉頗、田徹、高爭等將領率軍攻打曹縣,而他則與董叔、許鈞,駐守陶邑,免得魏國軍隊把他的後路抄了。

這一日,正當奉陽君李兌在陶邑的治府內與董叔一邊弈棋,一邊等待趙希、廉頗等人攻陷曹縣的好消息時,忽然有士卒入內稟報道:“啟稟李相,有斥候在陶邑城外發現了魏軍的蹤跡。”

“該來的還是得來……”

奉陽君李兌點點頭,也不覺得有什麽意外,只見他從棋碗中捏起一枚棋子,隨口問道:“必然是魏國派來支援宋國的軍隊……可曾派人去打探魏軍的虛實?”

“這個……”前來報訊的士卒猶豫了一下,低頭說道:“魏軍的先頭部隊,是不知具體人數的騎兵,我軍的騎兵不敢貿然行動……”

“……”

正撚著那枚棋子的李兌聞言一愣,驚訝地轉頭看了過來:“騎兵?”

此時與他對坐的趙國士大夫董叔亦驚訝地問道:“李相,魏國有騎兵?我原以為只有我趙國才有騎兵。”

李兌不明所以地搖了搖頭,皺著眉頭問士卒道:“那支騎兵……打的什麽旗號?”

“方城!”士卒正色回答道:“除魏字旗號外,那支騎兵打的是‘方城’的旗號。”

“方城……”

李兌將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碗,捋著胡須若有所思,此刻他腦海中不由地閃過一個年輕人的面容,一個曾經持劍站在趙主父身邊的,某個極其年輕的近衛司馬的面容。

“是他!”李兌的臉上露出幾許凝重之色。

對此,董叔很是不解,問道:“何人?”

“蒙仲!”李兌沉聲說道:“他如今在魏國,前年因在伊闕之戰中擊敗了秦將白起,故而被魏王封為方城令,他的麾下出現了騎兵,倒是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