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五國伐齊(二)

……

十月中旬,因為收到了來自臨淄的撤兵命令,正在呂邑攻打彭城的田達、田泰等人,這才意識到他齊國即將面臨滅頂之災。

在經過商議後,田達、田泰等人連帶率領十幾萬齊軍撤離,準備向北後撤幾百裏退到郯城去,但遺憾的是,蒙仲早就盯著齊軍的一舉一動,又豈會輕易放任齊軍撤離?

這不,在十幾萬齊軍連夜撤離的那一晚,蒙仲親率彭城數萬宋軍給予追擊。

在蒙仲的指揮下,這股宋軍追兵既不過分逼迫齊軍,以免激起十幾萬齊軍奮起反抗,但也不輕易放任齊軍逃遠,其大軍總是牢牢維持著大概數裏左右的距離,且在此基礎上,一次又一次地命令宋國的戰車隊對正在撤離的齊軍展開追擊掩殺。

可一旦齊軍停止撤離,反身抗擊時,宋軍卻又立刻後撤,總之就是不與齊軍正面作戰。

面對著這股追又短時間內追不上,甩又短時間內甩不掉的追擊,欠缺時間的齊軍毫無反擊之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己方大軍在撤退途中遭到宋軍一次又一次的騷擾與偷襲。

而相比較焦頭爛額的齊軍,反觀宋軍,卻是很從容地跟在齊軍身後,逐步逐步地收復在這次戰爭中被後者攻陷的城池,比如逼陽,直到田達率領齊軍退入郯城。

此時,蒙仲麾下的宋國軍隊,已經在多日的追擊戰中恢復了士氣,軍司馬戴不勝向蒙仲請纓:“眼下軍心可用,倘若田達決定拒守郯城,我願帶領兵卒收復這座城池。”

對於戴不勝的提議,蒙仲笑笑說道:“田達突然撤軍,肯定是臨淄得知了五國即將討伐他齊國的消息,心中慌亂,是故立刻召回伐宋的軍隊。而五國伐齊,其首重在於齊國的國都臨淄,既然如此,田達又豈會棄臨淄而守郯城?……只不過眼下冬季臨近,他生怕我軍緊追不舍,導致他倉促撤兵令大半士卒死於半途,是故決定暫時在郯城稍作歇整罷了。因此戴司馬不必著急,最多明年開春,田達便會繼續向北撤離,介時我軍再行追擊即可。”

戴不勝點點頭,問道:“那眼下我軍呢?在此駐營麽?”

蒙仲想了想說道:“眼下已臨近十一月,天氣已愈發寒冷,與其花費精力築營,還不如先收復良邑,總之,先等這個冬季過去再說。”

他口中的良邑,即郯城與邳縣之間的一座小縣。

“唔。”戴不勝點頭道。

在蒙仲的指揮下,宋軍最終並沒有急著收復郯城,轉而收復良邑。

駐守良邑的齊卒,此刻也早已經撤離了,顯然已事先受到了田達的命令,宋軍毫不費力地就收復了這座小縣,準備讓數萬宋軍在此駐紮,度過這個寒冬。

期間,蒙仲順便連南邊的邳縣也收復了,同樣是非常輕松。

盡管宋軍暫時從郯城的南郊撤離,但田達卻知道,這只是宋軍——確切地說是宋軍主帥蒙仲不想付出什麽太大的代價來收復這座縣城罷了,然而這座城池,注定依舊要交還給宋國。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田達對全軍發布命令,讓麾下各軍提前做好轉年開春之後繼續向北撤離的準備,他希望這一次能夠甩開宋國的追兵。

而與此同時,另外一支攻打宋國的齊軍,即此前在攻打單父縣,準備以此為據點,向四周發動持續進攻的那支齊軍,在接到臨淄的命令後,亦立刻朝著東郡撤離,準備在濟水一帶構築防線,以防備五國聯軍的進攻。

同時接到‘布防濟水’這道命令的,還有剛剛從西河郡撤回來的田觸,在接到臨淄的命令後,田觸以歷下城作為主據點,在此構築防線。

於濟水設防,就意味著齊國已放棄了大河天險,事實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時間太過於倉促,且冬季將至,田觸根本來不及在大河南岸構築足夠的防禦,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濟水設防。

而這道濟水防線,也是齊國抗擊五國討伐的唯一一道防線,一旦這道防線被五國聯軍突破,那麽萬事皆休。

隨後的十一月、十二月,齊國陸陸續續派出的許多使者,分別來到宋國、趙國、燕國、乃至魏國,唯獨秦國與楚國,由於其國都相距過遠,齊國派出的使者尚在途中。

在接見齊國使者後,已真正成為宋國執政者的太子戴武,召國相惠盎商議此事。

他對惠盎說道:“今齊王派來使者,言五國犯齊,或將致使千萬齊人喪生,齊王希望與我宋國言和,甚至有心讓我宋國從中調停,惠相對此有何看法?”

惠盎聞言冷哼一聲,說道:“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齊國三度進攻我宋國,今其國遭五國進攻,心慌之下才想起與我宋國和解,倘若太子接受了齊國的請和,那麽三次宋齊之戰中所犧牲的萬萬千千的國人與士卒們,豈非白白犧牲?……至於所謂的千萬齊人將因此喪生,哼,他田地派兵攻伐我宋國時,難道就不曾想過會有無數宋人遭他齊國的士卒迫害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