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趙國之行

在乘坐馬車前往趙國的途中,蒙仲一直在思考樂毅處置齊王田地的辦法。

誠然,樂毅先借楚將淖齒的手殺死了齊王田地,隨後又借那些仍忠於齊王田地的齊人的人,將楚將淖齒也殺死,這一系列的借刀殺人十分漂亮,但總的來說,蒙仲仍然覺得樂毅過於著急了。

樂毅的考量,蒙仲大致能夠猜到,無非就是一想除掉齊王田地,瓦解莒城齊人抵抗燕軍的鬥志,二想順便將齊人對燕國的恨意轉嫁一部分到楚國身上。

但蒙仲也不知樂毅有沒有想過,雖然他成功地誘使楚國的將領淖齒殺死了齊王田地,但此刻占據了齊國五分之三國土的,卻是燕國的軍隊,就憑這一點,樂毅能指望將齊人對他們的恨意轉嫁一部分到楚國身上?

倘若樂毅果真如此認為,那蒙仲只能說,樂毅考慮地太簡單了。

想了想,蒙仲決定趁著前往趙國的空閑,給樂毅寫一封書信。

記得在五國伐齊之前,蒙仲就與樂毅聊過戰後相關的事,當時蒙仲指出,讓齊王田地活著,其實對燕國占據齊國更加有力,包括他前一陣子在莒城時告誡戴不勝時的那樣——齊王田地固然是個隱患,但正是這個昏君讓當初強盛的齊國衰弱到如今這種地步,齊人對這位昏君的憎恨,其實並不亞於針對入侵齊國的燕軍。

當時,樂毅亦認可蒙仲的觀點,但如今,樂毅還是借楚將淖齒的手殺死了齊王田地,這就說明,如今齊國——不,應該說是齊地內,齊人對燕國的抵抗仍十分嚴重,或者說,有變得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否則樂毅又怎麽會改變主意呢?

但即便在齊人愈發抵抗燕軍的情況下,蒙仲也不認為樂毅應該將‘殺死齊王田地’視為瓦解齊人抵抗燕國行為的最有效辦法。

在蒙仲看來,樂毅應該設法拉攏齊國的公族,也就是那批像當年的‘田甲’一樣,曾經被齊王田地強行收回封邑的田氏貴族。

倘若樂毅能在這批人當中扶持一人,允許其重新建立一個附庸國性質的齊國,恢復他們曾經在齊國的封邑、爵位,這批人還會抵抗燕國麽?蒙仲認為這個可能性極低——畢竟這批人可以說是已經被齊王田地所拋棄的,怎麽可能再為了齊王田地而抵抗燕國?倘若能從燕國那邊得到好處,這些人大概率會保持沉默,甚至響應燕國的統治。

而這些人倒向燕國,就意味著齊國的公族、貴族層內部分裂,樂毅可以繼續加大兩者的分立,到時候他甚至可以讓以臨淄作為國都的附庸國齊國,去對抗前段時間以莒城作為國都的齊王田地政權,以齊人去打壓齊人,這豈不好過燕國直接出面?

雖然蒙仲也知道,樂毅看不上那些被齊王田地奪去了封邑的舊齊國公族,不想將如今屬於燕國的齊地封賞給這些人,但蒙仲始終認為,這些付出,或者說對一部分齊國公族、貴族的妥協,燕國注定能收回十倍、百倍的回報。

“……齊王失德,現如今齊人對燕國的抵抗,源於他們對齊國的忠誠。我聽說燕軍還未打下即墨城,即墨城,我記得乃是由即墨大夫治理,據我所知,在齊威王時期,齊威王任命田種首擔任即墨大夫,如今的即墨大夫,相信是田種首的後人。這些田種首的後人,他們未必認可如今的齊王田地,但相信他們仍效忠著齊威王、齊宣王,我並不認為殺死齊王田地便能瓦解齊人抵抗燕國的意志……

……當今的齊人,據說大多都對齊王田地不滿,你借淖齒之手殺死了田地,自認為占到了便宜,但事實上,獲利更大的正是那些齊人,他們早不滿於齊王田地的統治,但礙於名分,不敢公然對抗,可如今齊王田地已死,他們便可以順理成章地扶持齊王田地的子侄,從中挑選一人擁立,換而言之,殺死齊王田地,並不能徹底瓦解齊人的鬥志,反而會加強這些人匡扶國家的意志……

……倘若燕國想長久地統治齊地,單靠燕人治齊的模式是行不通的,燕國必須得到一部分齊人的接納,以齊人去治理齊人,以齊人去對抗齊人,這才是長久之計。”

寫完書信後,蒙仲又重新觀閱了一遍,旋即喚來馬車隨行的兩名方城騎兵,吩咐道:“立刻送至商丘,交於華虎,叫華虎派騎兵送往齊郡,交給燕國的昌國君樂毅。”

“諾!”

那兩名方城騎兵接過書信,抱拳行禮,繼而撥馬而去。

從車窗中看著那兩名騎兵離去的背影,蒙仲長長吐了口氣。

鑒於燕國至少十年、甚至二十年內無法動彈,蒙仲也不擔憂吞並了齊國後的燕國會對魏韓宋三國聯盟造成什麽威脅,因此出於兄弟,他對樂毅提出了一些建議。

只要樂毅肯聽取他的建議……

是的,只要樂毅肯聽取,因為蒙仲的引向中,樂毅是那種不假辭色的人,他對一些看不慣的人或事物,報以冷漠是樂毅最後的底線,想要說服樂毅去與某些人虛與委蛇,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