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吃磨+1

蘆菔莫非就是蘿蔔?

陳旭聽完後疑惑不已,但眼下沒長出來自然不知道,但按照陳姜氏的說法,這些種子定然也是長不出來的,不光還是幾年前的種,而且生蟲發黴了,看來過兩天還得回一趟鎮上,弄些蔬菜種子,再挖些野生的蔥姜蒜和花椒樹回來,把房屋四周多種一些菜,自己不能把老祖宗看到土就想種菜的良好傳統習慣丟了。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種就只能吃土。

而且陳旭也沒猜錯,蘆菔就是蘿蔔,在商周時期已經有大規模栽培,秦漢時期已經成為了大眾級別的蔬菜,中國最早的詞典《爾雅》之中已經有記載,而菘菜其實就是白菜,在中國栽培的歷史更早,足可以推到新石器時代,後世考古中在半坡遺址的瓦罐中就發現過白菜種子,可見那個時候半原始狀態的氏族部落已經就開始種植白菜了,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廣泛栽培,但白菜這個稱呼到元朝才出現。

除開種菜之外,到了冬天估計這竹木做的簡易茅草屋也抵抗不了寒冷,尤其是沒有加棉的衣服和加厚的被褥,光是在床上墊一些幹草恐怕扛不住寒冬臘月的酷寒,大人還可以勉強抵抗一下,像杏兒這種甚至更小的孩子還有那些身體衰弱的老人如何扛得住?

前幾天和幾個村民晚上聊天的時候馬大伯就在感慨,按照今年夏秋時節如此風調雨順的現象來看,冬天一定奇寒無比,甚至大雪會比往年大的多,可能會出現幾十年難遇的寒冬,因此馬大伯非常擔心村裏的老弱病殘度不過這個寒冬。

而馬大伯的話也讓陳旭更加擔心,他考慮的可不是一個小河村,而是整個清河鎮六百多戶三千多人怎麽去熬過接下來的這個寒冬,以前每年冬天都要凍死不少人。

馬大伯的話他還是深信不疑的,古代人沒有天氣預報,全部都靠經驗推測,不可能一年四季都風調雨順,該來的還是要來,何況俗話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意思是冬天只有下大雪,凍死了害蟲第二年才會豐收,所以冬天嚴寒既是痛苦折磨,又是希望,老農民是不希望有暖冬出現的,因為那不符合節氣,特別是在南陽這種四季特別分明的中原地區。

秋收最多還有一周就會結束,距離寒冬到來還有兩個月左右,得盡快想個冬天能夠取暖的辦法,茅草屋雖然可以在外面掛上厚厚的茅草使其不透風,但卻不能在房子裏面生火,又沒有棉被和羽絨服……

陳旭非常糾結,後世的各種房屋建築都在眼前走馬燈一樣出現,他需要找到一種簡單而且能夠抵抗嚴寒的方法,棉衣棉被是不可能有了,鎮上倒是有十多張狼皮,但也只能做幾件衣服禦寒,只能保住自己一家,但既然當了這個裏典,可不能只顧自己。

思來想去的過程中,加了面粉和野蔥苜蓿鹽巴的豆渣面團也已經和好了,陳旭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幹脆暫時把這個問題丟到一邊,開始專心致志做蔥香豆渣餅。

和好的豆渣在他的揉捏下變成一個餅子,一共捏了十多個放到竹篩裏面,而這時候豆漿也已經煮的開始沸騰,瓦盆裏浮起一層雪白的泡沫,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新鮮豆漿的濃香味道。

陳旭突然想起老媽以前冬天做豆腐的時候經常要做的一道菜,趕緊用一個幹凈的竹勺將裏面的泡沫全部撇幹凈,並且吩咐杏兒把爐灶的火減小。

“兄長,是不是可以喝豆漿了?”杏兒很是熟練的把灶膛的火褪去一半,然後眼巴巴的看著奶白色的豆漿吸著鼻子問。

“還沒有,不過兄長突然想起一種新的菜品,叫做豆皮,用來燉肉簡直好吃的不得了,無涯,快去幫我砍一根兩寸粗細的竹子回來,剃掉枝葉擦幹凈。”

“娘,幫我拿一把幹凈的竹鏟過來!”

在陳旭的吩咐下,虞無涯提著自己的隕鐵寶劍砍竹子去了,而陳姜氏也很快從房間裏拿出來一把嶄新的竹鏟。

鍋裏的豆漿漸漸停止了沸騰,隨著時間慢慢推移,豆漿表面慢慢出現了一層淡黃色的凝固薄膜,等了差不多五分鐘左右,這層膜已經看起來比較厚實,而這時虞無涯也飛快的提著一根竹竿跑回來,然後用一塊抹布胡亂擦了一下。

“恩公,竹竿砍回來了,接下來怎麽弄?”

“舉在盆上別動!”陳旭吩咐的同時,用竹鏟沿著瓦盆四周貼著這層薄膜鏟了一圈,讓薄膜和瓦盆完全分離開,然後伸手在薄膜中央一抓,就提起來一層如同抹布一樣的東西掛在竹竿上。

“咦,神奇神奇,這就是所謂的豆皮嗎?”虞無涯驚奇不已。

“嗯,這東西是豆漿的精華所在,晾幹之後便於儲存,用水浸泡一下即可食用,而且葷素炒燉都可,味道清香爽口,甚至還可以制作成香辣味道,實在是下酒美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