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三省六部

“陛下,其實不光是科學院,即便是朝政同樣可以如此清晰的劃分責權進行管理,如今之大秦,無論內史還是其余諸郡,文武百官雖然皆都是陛下臣子,但除開少府是管理皇宮之外,基本上各府署衙都職權不清不楚,既在處理民政,又可以參與皇宮內院的事務管理,少府隸屬九卿,但歸丞相統籌管轄,加上太仆、奉常也都牽扯其中,使得一些事情很多府衙都可以插手,比如太仆負責掌管皇家車馬,但衛尉也有管轄權,如若調配不好就可能造成混亂,每次陛下出行都要多道諭令進行協調,但如果進行合理的責權劃分之後,將皇家事務和民政分開處置,其中的混亂便可大大減弱。”陳旭站起來拱手說。

“清河侯還請直言,怎樣分置才會責權清晰減少混亂!”秦始皇聽完之後問。

“陛下雄才武略橫掃六國,大秦取周而代,如今一統天下成就不世之功業,車同軌書同文度同制,畫郡縣廢分封,這都可以稱為開天辟地之舉措,而這些舉措也必然千百年傳承下去,如此豐功偉績比之三皇五帝實不遑多讓,但既然大秦不同於商周,又何必繼續采用商周治國之法,時移世易,從商周傳承下來的許多東西就該摒棄,不然就不適合大秦往後的發展,三公九卿制雖然已經有所改動,但改的並不徹底,許多制度臣以為當廢棄,重新擬定一種全新的制度來適應我大秦將來的發展!”

“還請清河侯詳細道來!”秦始皇臉色雖然平靜,但心中卻如同潮水翻騰。

改制朝堂,是秦始皇早就一直想做的事情,雖然大秦采用李斯的建議廢除三公,分置左右丞相統轄文武百官,又有監察禦史監察百官,但很多事情處理起來並不得心應手,就像陳旭所說,各府衙責權不清,上次高墧被罷太仆之職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能夠插手皇宮內府的府衙實在是太多了。

而同樣,改制大秦的朝堂格局也是陳旭思慮已久的事情,基本上去年在宛城遇到秦始皇巡遊東南的時候就開始反復思量這件事了,朝堂的格局他已經從王五等人和虞無涯水輕柔口中了解不少,要改變大秦,不光要從民生和技術上進行改造,還需要將朝堂也改造一遍,采用後世一些比較先進的政治制度,這樣雙管齊下,大秦才可能被他救活過來。

三權分立肯定不行,明朝的內閣制也太超前了,君主議會制更不可能,唯獨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最為合適,既不削弱皇權,又加強了朝政管理,最主要的是官員升遷會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和級別,不至於像現在一樣官職和俸祿混亂,而其實陳旭最為關心的是科考制度。

如今的大秦雖然讀書人稀缺,但諸子百家的理論也相當繁榮,數不清的方家術士聚集在鹹陽,都想混進朝堂當官推行自己學派的理論,但奈何如今已經不是七國爭霸時候,大秦獨此一家,再無依靠自己的理論就能打動一國之君位居朝堂指點江山的機會,如今的大秦朝堂格局已定,以左相李斯為代表的法家勢大,而且百官公卿的地位也都日趨穩固,沒有根基,沒有靠山,沒有家族的幫助,普通的方家術士想擠入朝堂已經越來越難,而李斯等人的權勢也會越來越大,最後如同鐵板一塊,大秦的所有官員都是從這些公卿王侯的家族之中出來的,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士族門閥階層,如同東晉時期,門閥集團秉持國政,連皇權都能剝奪,如果不能不斷的引進持不同政見的新鮮血液來不斷稀釋這些門閥士族,一旦秦始皇死,即便是扶蘇上台,恐怕大秦帝國的未來也不會如同後世人猜測和想象的那麽好。

好在如今的大秦才剛剛開始,起於寒末的官卿還有很多,朝堂風氣還比較開明,只要獲得始皇帝的支持和肯定,改造起來應該不難。

比如左相李斯,就是楚國普通家庭出身,小時候學習過一些文化知識,在當地做一個小吏,但他志向高遠,不滿足於像一個倉鼠一般一生目光短淺碌碌無為,於是便辭去小吏的職務到齊國遊學拜荀況為師學習帝王之術。

而荀況這個人雖然是儒家門徒,但卻非常崇尚法家的一些理念,認為治國需要法禮兼顧,光靠仁德不行,於是就教出來韓非子和李斯這兩個對法家理念有些變態執念的高徒,而當初七國之中,唯有秦國崇尚法理治國,李斯便踏著師兄韓非子的腳步投奔秦國,最後一舉成功,如今成為了權傾朝野的大秦左相。

三省六部制的朝堂制度比起如今的三公九卿制度來說要高好幾個層次,一直發展了近八百年之後在隋朝才真正成型。

關於改造政治制度的問題陳旭雖然思慮許久,但也沒想一入鹹陽就拿出來,本來還想拖上一年兩年,等自己的地位穩固之後再提出來,但眼下既然秦始皇問起,他也不想繼續隱瞞下去,反正遲早要說出來,現在說出來,不管秦始皇采納與否,都會在皇帝心中留下一個極其深刻的印象,到時候真的改造起來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