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6章 窮不過三代

大秦的繁華富庶不能僅僅表現在工業發達,武器先進,而同時更加注重於民生的發展。

耕者有其田,貧者有其居只是最簡單最基本的需求。

老有所養幼有所依吃飽穿暖是第二個需求階段。

當衣食無憂之後,就要開始注重生活品質的提高,衣食住行都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

眼下的大秦,就正在向第二個或者第三個階段邁進,貧富差距雖然還在繼續拉大,但最底層的貧民實際上生活改善的要比富裕階層更加明顯。

而貧民階層逐漸擺脫以前那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饑寒交迫的局面,由此帶來的便是底層民眾對於大秦更多的感謝和認同。

吃飽喝足造反的人不多,越是底層民眾越是如此。

而越是經歷過苦難的人,越發珍惜和滿足這種日益安寧幸福的生活。

至於貧富差距的問題,眼下還不是陳旭需要考慮的方面,或者說陳旭不會刻意去推動劫富濟貧的法令和政策。

這個世界,從原始共產主義的氏族制度崩潰之後,私有和貧富差距便開始出現,在很長時間內,私有制度都將是人類發展的主題,而正是私有制度的崛起,才使得人類有了強大的動力開拓發展。

大秦之強盛,就是廢除了商周的貴族和奴隸制度,讓農田私有,激發了全體民眾的熱情。

而陳旭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用法律來穩固這種私有制的成果,讓民眾能夠保護自己的財產不會被輕易剝奪和搶劫。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有些人窮,就像阿鬥一樣是扶不起來的。

懶惰的人憑什麽要和勤勞的人過一樣的幸福生活。

所以,物資和經濟扶貧在陳旭看來是一個助長懶惰的原罪似的策略,最好的扶貧方式就是政策,政府提供一些最基礎的幫助,讓這些人能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自食其力,合法的自由謀生。

如果這樣還是窮的揭不開鍋,那就幹脆窮死好了。

要知道其實商賈以前的地位還不如平民,但他們卻能夠忍辱負重不辭辛勞的販賣貨物,一點一滴積累起來了自己的家財,所謂的地主富商,大部分都是幾代人通過辛勤勞動積累起來的,但許多人卻只看到了他們吃肉喝湯最為光鮮的一面,不知道這些光鮮的背後,也是通過無數的血汗辛苦喚來的。

只見小偷吃肉,不見小偷挨打。

這便是眼紅者最大的共同點,他們從來只關注自己的窮,而從不會去想別人為什麽會富。

何況均貧富本來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命題。

就像勤勞者和懶惰者永遠都存在一樣。

而所謂的公平,其實不是均貧富,而是讓勤勞者致富,讓懶惰者貧窮,這才是真正的公平。

國家的作用,就是保證所有人都有一個相對平等的成長環境,最簡單的比如軍功授爵,每個人都可以參軍,每個人都可以殺敵,無論身份地位,立功就有獎勵,上到皇族下到奴隸一視同仁。

作為法家門徒的商鞅,早就看穿了人類的劣根性。

雖然陳旭不認同殘酷而嚴苛的法令,但在這一點上,他非常敬佩商鞅的眼光和膽識。

數遍人類發展史,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一樣的法令,雖然並不一定正義,但絕對的公平。

所以,陳旭未來的改革,會更多側重於對於基礎保障的建設,對貧窮者減稅,對赤貧者予以扶持,對於鰥寡孤獨者予以基本的生活保障,盡量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依,至於手腳健全智力正常者,吃不飽穿不暖就只能去他媽的。

窮不過三代是有原因的,因為窮的太久了就娶不到婆娘,自然也就絕種了。

而大秦立法不允許有手腳健全的乞討者也是對的。

這種人的出現,是對於勤勞善良者最大的不尊重。

制糖廠的空氣中漂浮著一股沁人心田的甜蜜味道,始皇帝帶著一群人在制糖廠津津有味的巡視,而陳旭卻心不在焉的舔著一根棒棒糖,思考未來大秦的法令,準備對那些又懶又窮的人下手。

制糖廠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卻是一個未來可以和鹽糧布匹等等同媲美的朝陽產業,因此不光始皇帝感興趣,隨行的公子和王侯公卿都感興趣。

每天有糖吃,這是幸福生活的最好寫照。

而如今在鹹陽,家裏有幾罐紅糖,必定是有身份和臉面的標志。

來客請喝茶是一種高雅的表現,而來客了請喝糖水,絕對是熱情到家,不是至親好友,一般不會把糖拿出來。

但蔗糖去年才開始出現,而且產量很低,吳中的制糖廠整個冬天也不過制作出來上萬斤的紅糖,基本上都送去了鹹陽,但這點兒糖對於上百萬人口的京師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何況其中大半都被少府征收,剩下的也大多都被王侯公卿和有關系的富豪商賈瓜分,其余能夠流落到民間的總共只有千余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