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中東(4)(第2/2頁)

1942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深夜10點,進駐巴格達的隆美爾躊躇滿志地給霍夫曼發報:“尊敬的元首,作為運河集團軍司令官,我有責任向您報告,我軍已控制摩蘇爾和巴格達並肅清敵軍,摩蘇爾油田群完好率超過70%,巴格達全城恢復平靜,我軍正向巴士拉進軍,預計明日可予占領,伊拉克境內敵軍全部肅清近在眼前……”

“很好……”霍夫曼興奮地放下電報站了起來,最讓他高興的不是巴格達或巴士拉的占領,在大德意志師和維京師的猛攻之下,那地方如同成熟的果子一樣,只要輕輕一用力,遲早就會落下來,他高興的是保住了摩蘇爾油田群,70%的完好率意味著一年至少可拿到300萬噸油,再加把勁修復的話意味著1943年下半年的石油缺口就能補上了——當然,還得防備英國人和俄國人的轟炸。

“元首,凱塞林元帥來了。”

“遇到了什麽困難?”看凱塞林進來後的興致不是特別高,霍夫曼疑惑地問道。

“開羅城的英軍堅決不肯投降,哪怕今天伊拉克的局勢已擺在他們面前,他們依然非常頑固。今天是停火協定的最後一天,離重新恢復交戰狀態只有2個小時了,雖然特使重新又進了開羅城,但我對前景不看好。”

“海因茨有什麽辦法?”

“如果敵人不肯投降,那他就只能進攻,他的部隊經過這麽多天補充、休整後已完成了準備,隨時可以發起進攻。不過,他需要空軍的配合和掩護。”

“敵人提出什麽條件才肯投降?”

“敵軍堅決不肯投降,只要求我們放他們去阿斯旺和埃塞俄比亞。倘若我們接受這種可笑的條件,他們願意放棄交火,把開羅城完整給我們——但這是不可能的。”

聽到英國人如此軟硬不吃,霍夫曼也皺起了眉頭:“攻城損失多大?要多久?”

“大概1周左右,如果打巷戰的話,要準備近萬傷亡。”

一聽說要打巷戰,霍夫曼就深感頭疼,現在圍城的部隊不是裝甲師就是摩托化步兵師,長於長途奔襲和野外突擊,拿來攻城實在是以短擊長,更別說還要死傷上萬——這都是他手下最精銳的部隊,死1000都令人心疼。

“圍困的話要持續多久?”

“長久圍困也不是辦法,開羅城還有30萬民眾,埃及國王和該國大人物大都在城裏,只怕……”凱塞林吞吞吐吐道,“圍城不是好辦法,圍到最後,埃及人死得比誰都多,英國人沒補給可以搶埃及人的——他們手上可是有槍的。”

“確實不能這麽做,死傷太多我們沒法對埃及人交代。”霍夫曼重新坐了下來,“讓我想想看。”

忽然間一種想法如電光火石間閃過,霍夫曼問道:“他們要求撤退到南部去?”

“是。他們打算先去阿斯旺,然後去埃塞俄比亞。”

“好,給他們機會撤退。”

凱塞林大驚失色:“元首,不可……這兩支是英軍中相對能打的部隊,一直從托蔔魯克堅持到了這裏,現在又恢復了元氣,如果放過他們,將來再次遇到的時候只怕我們損失會更多,這樣的話我寧可多死埃及人也不願意……”

霍夫曼擺擺手:“別著急啊,我說允許撤退,又沒說怎麽退。”

然後他一五一十地將剛剛想到的辦法告訴了凱塞林,後者疑惑地問道:“這樣也行?”

“當然,不試試看怎麽知道不行呢?”霍夫曼狡黠地一笑,“我相信聰明人會懂得如何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