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運河區(3)

1943年4月19日淩晨4:15分,在連續不斷的照明彈照耀下,巴拿馬運河區灘頭陣地亮如白晝,德國海軍陸戰隊第2旅在雷默上校的親自指揮下開始登陸,他們比預定時間整整早了15分鐘——這是比黃金還寶貴的15分鐘。

為爭取時間、減少損失,巴拿馬登陸戰完全突破了兩棲登陸戰的常規:不是試圖隱蔽與試探守軍薄弱之處,而是一開始就用上了全力,戰列艦抵近到8000米射擊,重巡洋艦沖到4000米以內提供火力掩護,驅逐艦更是突前到2000米提供直射火力,死死壓住美軍縱深陣地的炮火——露頭就打,羅斯中將手中為數不多的155mm榴彈炮基本上都在這種猛烈攻擊中被報銷。至於灘頭陣地的火力點,早就摧毀得一幹二凈。

德國海軍陸戰隊的編制比較奇特,旅下不設團,直接轄營,全旅一共包括6個營,分別是1個裝甲營、1個裝甲擲彈兵營、2個兩棲步兵營、1個炮兵營和1個防空營,另外還有警衛連、工兵連、偵察連等8個直屬單元(連級),加上旅部總兵力大約6000人。比美國海軍陸戰師的編制要小得多,但比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實力又強得多。作為德國海軍的新型部隊,陸戰旅有自己的獨特優勢——是從國防軍整體抽調出來的,原有的海軍守衛與陸戰兵力在部隊中占比不超過15%,搶灘登陸的水平會差一些,但一旦上岸站穩腳跟之後的陸戰能力卻強出許多。

首批登陸的部隊實力很強大,為了搶時間並占據優勢,雷默直接就推上去了裝甲營、裝甲擲彈兵營、1個兩棲步兵營和工兵連,至於其他部隊暫時按兵不動,像炮兵營、防空營這樣的重型單元幹脆就不展開,依靠艦隊防空飄在外海。但所有人都清楚漂在海面的危險程度並不比登上灘頭小,天亮後敵機就會趕來空襲,他們奈何不了皮糙肉厚的戰列艦,對付登陸艇和運輸艦倒是小菜一碟。

陸戰旅裝甲營的編制小於裝甲師下屬的裝甲營編制,和獨立重裝甲營一致,同樣擁有54輛坦克,不過全是4號坦克。但雷默的第2旅之所以被堀悌吉從4個陸戰旅中特別挑選出來承擔巴拿馬攻略任務,就因為該旅裝甲營中擁有一個17輛虎式坦克的裝甲連,其余2個連依然裝備4號坦克。這批虎式坦克經過特殊改造,可以兩棲使用。這種特殊編制在12個陸戰旅中一共只有3個,另一個部署在亞速爾群島上,還有一個尚在國內等待最終整編完成。

在德軍進攻迅猛展開的同時,尼加拉瓜美軍基地內同樣也是燈火通明、一片忙碌,地勤們正在為即將出發的攻擊機群補充燃料與炸彈。為防備軸心空軍夜襲,整體作業全部放在機庫內,整個基地除嚴陣以待的高射炮外,還采取了嚴格的燈火管制,從空中看下去就像是普通的荒郊野外差不多,基本沒什麽亮光透出來。

昨日下午第一次空襲的損失很大,但陸航又從國內獲得了75架飛機補充,海航也提供了12架F4U戰鬥機,加上基地的殘余兵力,使整個基地兵力達到了145架作戰飛機,而且隨著白天的到來,國內還會源源不斷地再次提供增援。

美國陸軍航空兵第三航空隊司令科恩少將親自從佛羅裏達趕赴尼加拉瓜現場指揮,在聽取菲斯特中校有關第一次空襲情況匯報再結合幸存的飛行員的描述後,他忍不住皺起了眉頭:敵戰鬥機飛行員技術之精湛出人意料——比現在美國國內擔任飛行教官的那些尖子飛行員強得多!Bf-219的性能也遠遠超過了零戰,當戰鬥機飛行員試圖擺出薩奇剪刀戰術來對付他們時,敵人雙機編隊輕輕松松用小半徑內切就直接幹掉了自己。

在研究整個作戰過程後,幸存的飛行員也承認使用薩奇剪刀戰術其實是錯誤的,因為P-47或F4U的速度均快於Bf-219,根本不必要用仿效速度慢的F4F而摸索出來的薩奇剪刀,而應該充分發揮速度優勢打能量戰術——問題在於如何才能保住攻擊機群。因為這些敵人冷靜得異常可怕,對B-25這樣粗大笨重的轟炸機根本不予理會,除了實在沒法避開,也絲毫不肯在戰鬥機上浪費彈藥,他們進攻的目標始終圍繞著SBD和TBF不放,而且進攻效率頗高。

“他們的飛機數量不多,上次攔截我們的大約是40多架飛機,只有我們的一半,因此必須要有數量優勢……”菲斯特中校說道,“另外,找到敵航母編隊並率先攻擊才是壓倒一切的當務之急,否則我們會源源不斷遭到敵機截擊。”

“可這該死的航母群到底在哪呢?”由於巴拿馬機場被摧毀,偵察機損失殆盡,因此只能依靠尼加拉瓜自身的偵查力量,但昨天搜索了一天都沒能發現軸心航母編隊所在,科恩決定派出更多的偵查力量,既然B-25戰果很小,幹脆抽調8架客串偵察機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