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曙光(18)

霍夫曼面臨的抉擇幾天前在克裏姆林宮也上演過,以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兩人為代表,紅軍總參謀部分成兩派,一大堆人各自就大解決方案和小解決方案進行激烈爭論,基本上每個參加政治局會議的人員都進行了發言和表態,經過兩天一夜長時間討論,最後斯大林以一錘定音的決策批準了朱可夫的方案。當然推進該方案有明確前提,必須是中亞攻略取得一定成效,即充分調動德軍後才能開展。

為增強朱可夫方案的可行性,斯大林下了大本錢,一口氣撥付了6個全新組建的近衛坦克旅。其中,2個坦克旅全部裝備紅軍剛剛生產出來的IS-1重型坦克,每個旅擁有58輛,這款一直以來被寄予厚望、希望能與虎式坦克相抗衡的新坦克經歷了KV-13、KV-85和IS-85等不同階段的測試和研制,終於在9月份成熟並開始量產,首批全用於裝備新的近衛坦克旅。

另外4個旅則裝備了歷史上根本未曾出現過的量產型號——T-43/85,由於德國一直未將豹式坦克投入作戰(產品已開始生產),再加上虎式與4號坦克聯合作戰的顯著成功,所以紅軍在裝甲裝備方面借鑒、模仿了德軍的思路,同樣以重型、中型坦克搭配使用為理念,對中型坦克的要求是要克制德軍主力——4號H型。過去的交手情況充分證明T-34/76不堪大用,面對4號H型完全處於下風。T-43雖然在防禦和設備上改進不少,但火力依然偏弱,最後伏羅希洛夫元帥拍板T-43安裝與IS-1一樣的85mm火炮,形成T-43/85的新型號。

生產T-34/85還是T-43/85在紅軍內部曾有過爭論,經過論證和比對,認為T-43/85雖然制造難度更大,但性能比T-34/85強,最終選擇後者作為發展通道。

T-43/85比T-34和T-43/76個頭都大一些,人數上升為5人車組,由於研制工作倉促,在T-43/85身上還存在較多不完備之處,不過心急火燎的斯大林已顧不上這些了,迫不及待要拿出來使用。他一面下令持續改進,一面下令烏拉爾方向的兵工廠加大生產力度,盡可能將舊式的T-34生產線改造為轉產新T-43/85的生產線。

隨著高加索油田區和大量工業區的淪陷,到1943年秋時,紅軍走向不同的建軍思路:不再追求包括坦克在內重裝備的絕對數量,而強調在保持最低數量的前提下提高性能。道理明擺著,無論石油還是鋼鐵,已不允許紅軍繼續建設並維持每年量產2-3萬輛坦克裝甲車輛的規模,必須從坦克海轉變為強而精的思路。由於人力資源損失慘重,裝甲兵儲備同樣不足,合格裝甲兵可不像步兵那樣發杆步槍就可以趕著上前線,必須經過培訓和訓練,而訓練就必然要消耗為數不多、十分寶貴的燃油和車輛資源,要保證一線部隊作戰就只能壓縮後備隊伍的資源和訓練。

如果霍夫曼知道,就會感慨歷史進程是多麽相似,斯大林現在的選擇就是歷史上德國的選擇。無非斯大林不用維持一支龐大的潛艇部隊,再加上俄國產品無論如何精致、如何強調質量,其復雜程度也不能與德國貨相比,因此紅軍可比歷史同期的德國武裝更多的裝甲車輛。

以坦克為例,斯大林要求今後每年要求生產1.2萬輛左右的坦克車輛,其中2000輛是IS-1級別的重型坦克,6000輛是T-43/85左右的優勢中型坦克,4000輛是等同於T-34/76級別的坦克及其變形車輛(比如SU-100SU-76等),比起歷史上的數字足足砍了一半。

對數量要求降低的同時,對性能要求卻與日俱增,IS-1遠非紅軍理想中完美的重型坦克——這稱呼是留給IS-2的,後者以區區40多噸的重量裝備了122mm/43倍徑的火炮,正面裝甲最厚處超過120mm且帶有傾角,根據設計師的說法,無論防禦還是火力,都超過德軍虎式坦克,伏羅希洛夫已向斯大林保證在1944年1月份開始對IS-2量產,數量不低於目前IS-1的產量水平——每月100輛,並力爭在1944年秋提高到200輛/月。

IS-2並不是紅軍重型坦克發展的終點,在設計師繪圖板上還躺著IS-3重型坦克,火炮將采用與IS-2一樣的122mm,但裝甲將繼續增強,大概能達到160mm的標準,用於抗衡德國可能推出的新型重型坦克,美國通過遠東航線提供的裝甲鋼幾乎都用於重型坦克生產線。

這一點倒是讓他們猜對了,在霍夫曼強烈建議之下進行減重的、58噸級的虎王坦克已完成除發動機和變速箱之外的全部測試,各方面反映良好,那門88mm/L71的坦克炮表現尤其優異。唯一令人遺憾的是,增重10噸後,相對虎式比較優秀的機動性能,虎王自嘆不如,但比起歷史上68-70噸的重量,穩定性和機動性顯然又更好一些。

邁巴赫公司已不止一次地挨凱特爾元帥的批評,指責他們遲遲不能將850匹馬力級別的HL 234發動機交付生產,甚至連定型工作都尚未完成,以至於耽誤了虎王投產,但霍夫曼和施佩爾認為當務之急是盡快完成1943型編制的改造與提升豹式坦克生產,在軍備部的進度表上,1944年5月是比較關鍵的節點,既是1943型裝甲師全面完成整補與換裝的時刻,也是豹式坦克生產實現穩定,虎王坦克開始量產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