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捷號作戰(14)(第2/2頁)

這引起了斯普魯恩斯極大警惕,他也是航母部隊指揮官,知道航母作戰中數量優勢固然關鍵,但有數量優勢並不等於就能碾壓對手,提前發現敵人很多時候更重要——當你的飛機還茫然不知所措,敵人已殺過來的時候是最惡劣的?中途島戰役本方航母、飛機在數量上均不占優勢,最後不還是幹脆利落贏了麽?所以他對局勢很不樂觀,認為哈爾西危險。

現在局面完全顛倒過來了,早上眾人對局勢很不樂觀,但斯普魯恩斯堅持要去打,這讓他成了少數派,無非因政治考慮才勉強接受他的提議;現在眾人對局勢抱有非常樂觀的憧憬,他反而認為應該收回哈爾西艦隊,並趁機會武裝護衛運輸艦隊去珍珠港,這遭到了很多人反對,陸航方面反應更是強烈——早上你讓我削弱日本艦隊為海軍創造機會,我拼死做到了,現在你又跟我說海軍不去了,要去護送運輸艦隊,你把陸航當什麽了?或者你信不過陸航的戰果?

信不過是不可能的,戰果與分析是英格拉姆報上來的,如果連英格拉姆都要坑哈爾西,那海軍還有什麽活路?斯普魯恩斯認為英格拉姆的情報多半不錯並認為實際上堀悌吉艦隊實力比情報中估計得還要弱一些,不過這分析他不敢說——現在這個實力對比都嚷嚷著要殲滅日軍艦隊,萬一再說弱一些,豈不是更要嗷嗷叫著撲過去?

別說阿諾德、斯帕茨等人不可能接受,就連麥克阿瑟、李海等人也表示反對——獨立空軍歸獨立空軍,至少現在陸航還是陸軍的一份子,陸軍不可能由著海軍的性子來。再說不消滅這部分日軍艦隊,太平洋局勢就不能扭轉,因此一致反對斯普魯恩斯的建議。

尼米茨讀懂了他的顧慮,也明白不確定性很大,但現在坐在海軍作戰部長這個一把手位置上,任何決策都不能單憑個人好惡、“軍事觀點”來達成,否則參聯會和軍種協調就沒法維持,他只能盡可能進行折中處理:

“日軍艦隊發現我軍艦隊後,必然推測我軍要去追擊在珍珠港以北受到重創的日本艦隊,既然敵人先偵查到我軍艦隊,那就必須應對,有效利用今天夜色掩護進行航向調整與位置隱匿,我建議不要只把攻擊目標局限於這支日軍艦隊,凡日軍艦隊都可以成為我軍作戰目標,為更好地取得勝利,我們應該有耐心。至於臨場指揮,建議由哈爾西將軍具體決定,參聯會只給建議和方向性提示,不要過多幹涉他怎麽打。”

眾人接受了這個修正觀點:反正海軍去打就行,至於怎麽打、何時打得讓海軍自己判斷!

斯普魯恩斯提出的“保護運輸艦隊趕赴珍珠港”的觀點被明確拒絕,他嘆了口氣,默然無語,在心裏祈禱哈爾西運氣能好一點。

深夜時分,神經緊繃了一天的眾人決定先散會休息,尼米茨知道斯他心情不好,開導道:“護送運輸部隊我也不贊同,墨西哥方向還有一支日軍艦隊,我們不可能在敵人眼皮底下悄無聲息地將東西運到珍珠港。”

“可珍珠港燃油匱乏、飛機數量降低到非常危險的地步,再不補充,我怕撐不住下一次日軍進攻。”

“明天運輸機會先輸送一批補給過去,艦隊只能再等等,看看哈爾西的情況。”

“能輸送多少?”

“1000噸航空燃油,40架P-51戰鬥機散件和一批藥品,然後把傷員送回來。”

“1000噸燃油?”斯普魯恩斯搖頭,“400架飛機出擊2-3次就沒有了。”

“但這能怎麽辦?”尼米茨也無奈,“我讓部隊緊急想辦法,他們表示小鯊魚級潛艇放棄武備專心輸送一次能輸送400噸燃油;另外弗萊徹級驅逐艦也可改造成高速運油船,冒點風險也能送500噸燃油——這他媽全是和日本人學的!”

斯普魯恩斯默然無語,他當然知道這是什麽玩意:2年前日本為給瓜島陸軍送給養發明了東京特快,現在美國居然也走在類似的道路上。

他嘆了口氣:“或許以後會有洛杉磯或舊金山特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