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末日審判(10)

如果說第一波火箭攻擊完全是猝不及防的話,那針對橡樹嶺的第二波火箭完全得到了可靠的提前預警,但這幾分鐘提前預警除了增加更多恐慌之外並沒有產生太大作用,因為火箭根本就是不能防禦的,除指揮官聲嘶力竭地通過廣播、電話、電報布置快速撤退外,其他什麽幹不了。

這種混亂的場面給了突擊隊員們極大便利,正巧天也完全黑了,他們或是身著科研人員的白大褂,或是身著美軍憲兵或內圈執勤官兵的服裝,對準目標就去安放信號標。這些衣服都是他們在短暫的時間裏襲殺落單的美方人員獲得的,仔細看就能看出問題來:比如衣服上隱然有些血跡,衣服尺寸不一定合適,有些時候因為動作匆忙還缺少了證件牌,或者說證件牌上的照片和現在的人面孔根本對不上。但這一切在第二波導彈落地之後就再也不是問題了,滿地的人群奪路而逃,缺少鞋子的、缺少衣服的比比皆是,誰還顧得上查看那些不太符合、存在缺陷的細節?

“轟”地一聲,一發火箭在遠處落地,借著人群的騷動和尖叫聲,依托熊熊燃燒的火焰以及劃破天際的那些亮光,拉爾森終於找準了自己的目標——K25廠房!

原本他對於為什麽先要用火箭打一輪迷惑不解,認為這不是打草驚蛇麽?現在他不得不佩服設計方案的人物——沒有火箭施加的強大壓力,這片核心山谷根本就不會亂起來,而且人員也不會瘋狂地湧出,沒有這種湧出,他根本不明白那些才是人員較多、較重要的工廠。

而且他剛才也觀察了一下,整個山谷呈線性分布,不斷有山脊將其分割為幾個區間,如果沒有信號標提供的精確引導,火箭除非運氣特別好直接命中山谷,否則這些山脊和兩邊的山嶺將會承擔並吸收火箭爆炸的全部威力——幾百公斤炸藥對廠房的破壞力很強,對山體的破壞力可就不夠看了。美國政府在考慮谷中的四個主要的廠房提供了天然屏障——所以他們不會像一根引線上的鞭炮那樣被連環引爆。

其他的隊員從另外一個方向迂回,也發現了自己的目標,然後他們就開始設置自己的信號標。

拉爾森偽裝成憲兵,站在K-25門口的傳達室,一邊竭力“履行使命”招呼人員往道路左右兩側疏散,一面悄悄地尋找信號標的最佳安置位置,本來他想直接安置在傳達室就算數了,但後來發現傳達室距離廠區主體至少還有500多米路,為了追求最佳效果,他決定再冒險深入一些。

晚上9點多時,他一邊問裏面撤退出來的工作人員“你們還有人麽?”、一邊揮舞手裏的湯姆遜沖鋒槍,大聲吼叫朝廠區撲去:“快跑,快跑……放下一切工作撤退到安全地點……不要慌,不要亂,聽從憲兵指揮,再晚就來不及了,你太太和孩子還在等你們回家。”

“這憲兵真不錯。”幾個驚魂未定的研究員一邊往外跑一邊評價道,“至少他沒想著自己搶先溜走。”

“只要這樣的士兵再多一點,美利堅永不會失敗!”

“德國人的火箭已經能打這麽遠了?我們的怎麽辦?不拼命是不行的……”

“唉……”

“混蛋!混蛋!空軍都是一幫飯桶,怎麽能讓德國人摸到這麽近!”臨危受命承擔整體指揮職責的奧本海默被第二輪火箭襲擊氣得暴跳如雷,以他的常識很快就能明白,如果德軍能在一個晚上往這裏打上幾十發大威力的火箭,那在不遠的將來就能源源不斷往工廠投放火箭,這意味著橡樹嶺根本就不是一個安全之地了。

“現在沒有辦法,只能先撤退、疏散人員了。然後等明天天亮後再安排人員轉移成品,拆卸裝置和設施。”

“裝置不能拆,拆了會影響進度!”

“重新建一套更影響進度……”其他人爭論道,“現在連備用的廠址都沒有。”

“那就繼續冒險生產。”

“你瘋了!”其他人異口同聲地反對,“萬一被擊中,就不是裝置損毀的問題,而是整個橡樹嶺都會遭遇滅頂之災。”

“我知道,我知道……”奧本海默痛苦地抱著腦袋,剛才他還在電話裏訓斥了國務卿大人,說他不懂輻射的威力,一轉過頭自己也要做這種決策,他感覺實在是超過了自己的想象。

但撤退重建絕不是好辦法,這樣一來成品武器試驗將會無限期拖延下去。

“不行,必須冒險生產出足夠的原料,然後同步新建新工廠,至少,要把試驗彈需要的原料湊齊吧?”

“這個……”眾人全都遲疑了,沒有試驗,誰都不知道生產出來的究竟是個什麽玩意——理論歸理論,實踐也是很重要的。

費米勸道:“這樣吧,給華盛頓打電話,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摧毀德國的火箭發射基地,至少下一個月裏無論如何不能再讓火箭光顧了,然後我們一邊新建,一邊抓緊把最後一些元素生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