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最後一場政變(27)

“這次演習我去吧!”參聯會商量到最後,李奇微主動請纓,“紐芬蘭那地方我熟,和德國人還打過一次,兵力也不用太多,這次我帶3個師去:82、101空降師,第14裝甲師!我們還是防守!當然海軍也要派艦隊去,我軍任務很明確,死守挫敗德國人的登陸企圖,非得讓他們吃些苦頭不可!不要以為美利堅不能打仗!”

如果說對打仗誰還有信心的話,大概也就只能指望李奇微了,這是美國唯一和德國三度交手且都沒有輸的將軍(紐芬蘭、百慕大、累西腓),紐芬蘭那次還帶著加拿大部隊把德國人趕下了海,雖然有種種其他因素,但戰績就是戰績,不容抹殺——不然李奇微何以能連跳數級,不但成了上將還擔任最重要的第一戰區司令官,這完全是有原因的。

杜勒斯點點頭,對這份勇氣很欣賞,他對李奇微有一種盲目的信任感,既然他敢去,那就說明有一定把握,於是轉過頭問尼米茨:“海軍誰去呢?”

尼米茨本想說自己去,但後來想了想,杜勒斯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他自己去,斟酌許久後道:“讓英格拉姆和斯普魯恩斯將軍去吧,他們都是老對手,對德國人知根知底……”

這句話一說,哈爾西也只能服氣:他大多數時候都在太平洋和日本打,還真不知道和德國打是怎麽樣一個感覺。

杜勒斯想了想覺得還靠譜:英格拉姆是海軍中比較穩定、大局觀強的將領,斯普魯恩斯是思維縝密的參謀型軍官,可能創新方面會差一點,不過勝在穩重。

大家都不敢叫特納去打仗——特納人稱傻大膽,在後面當參謀出謀劃策挺好用,上了前線誰知道會打出什麽來,雖然演習不會導致軍艦沉沒,可萬一輸得太難看也不妥吧?

特納對此沒意見,不過本人對前途不看好,嘴裏直截了當地嘟囔著:“唉……要輸……要輸,千萬別輸得太難看。”

李奇微有些惱火,狠狠瞪了他幾眼,不過考慮特納一貫的脾氣,最後也懶得計較。

對尼米茨調兵遣將,金上將一言不發,仿佛真像退居二線一樣——實際上這次會議前他向杜勒斯提出過辭職,因為馬歇爾已徹底從陸軍中隱退了,名雖然還掛在參聯會,但會議一次也沒來參加,他覺得自己也該退場了。

金上將知道比他還小2歲的馬歇爾為什麽這麽心灰意冷:上次他提議動武解決麥克唐納和總統衛隊,陸軍4大金剛3個反對、1個中立,居然沒一個贊同的——這可全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人馬,得到這種反饋讓馬歇爾覺得沒有再在陸軍中待下去的必要了,再加上杜勒斯甚至艾奇遜也反對武力解決,更讓他覺得自己在政治上已陷入死局,幹脆連會都不來開,直接稱病進了醫院,免得大家看著彼此尷尬。

他一回老地方住院,金上將馬上想起自己在醫院也還有個病房,立即就決定回去住,杜勒斯好說歹說,總算勸他再堅持幾個月。

杜勒斯心裏明白:馬歇爾現在管不住陸軍,必須要靠四大金剛協調,可金上將還能管住海軍,他一個半路上任的總統,衛隊長又要準備撤換,如果再不和軍方保持密切穩定的關系,別說連任,就是現在的位置也坐不安生。

所以無論如何要拉住金上將。

演習派誰去充當觀察團代表呢?杜勒斯想來想去,覺得還是麥克唐納比較靠譜,畢竟他和德國人有交情,但剛想說話時,艾奇遜卻開了口:“既然演習由陸軍負責,是不是請哈爾西將軍擔任本方觀察團團長?”

艾奇遜選哈爾西有其他考慮:麥克唐納和德國人走的太近,不太有利;其他將領或多或少和德國人打過仗,真見了面會很難堪,唯獨哈爾西基本沒和德國人打過仗,又是海軍,想來不會太窘迫,其他觀察員就不要緊了。

杜勒斯瞬間明白他的用意,不好意思地朝麥克唐納笑笑,順水推舟答應了艾奇遜的提議,麥克唐納也不以為然地笑笑,仿佛和他一點都沒關系似的。

確定參與演習後,美德雙方就高速運轉起來,不斷調兵遣將準備展開演習,並迅速組建演習司令部。

根據司令部意見,防守方兵力確定為3個師,進攻兵力確定為5個師;海上力量方面,美國是200架空軍飛機+3艘航母艦載機,德國出6艘航母,維持力量基本平衡,正式演習將於4月5日開始,此前雙方先在紐芬蘭上休整一段時間。

就在演習緊鑼密鼓推進之際,遠在柏林的霍夫曼忽然收到一條特別消息:麥克唐納提出請求,希望能讓他女兒和妻子到德國療養、居住。

“怎麽回事?”

斯坦因納皺著眉頭道:“有個隱秘的消息……他女兒懷了杜威的種。”

“什麽?”霍夫曼眼珠子都瞪圓了,用不可思議的口吻道,“這這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