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學社成員眼中的農民起義(上)(第2/2頁)

趙嘉仁靜靜的聽著,同時觀看與會眾人的反應。嶽飛殘酷鎮壓鐘相楊幺起義,趙嘉仁在歷史課本上學過。這可是被當做嶽飛的歷史汙點來看待的,也讓當時上初中的趙嘉仁看到了歷史人物真實的多面性。

現在看這幫學社的與會者,每一個都是很有力的人士,這個完全不受朝廷管轄的‘學社’擁有的能力不亞於現在有楊太後臨朝的那個朝廷。這也是趙嘉仁自己拉起勢力的努力成果。現在看到這幫人們對徐遠志所講述的強硬態度頗為認同的模樣,這讓趙嘉仁不得不心生遺憾。這些人的立場貌似並沒有站在普通百姓那邊。

等徐遠志說完,趙嘉仁忍不住發言了,“諸位,我現在覺得這幫人起義的時候並非是要反抗大宋,他們是要反抗蒙古。所以我還是希望官軍到了,這些人能夠認清形勢,回家去。”

“哈!”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即便趙嘉仁一直以‘虛懷若谷’來勉勵自己,然而聽到有人如此坦率的表示輕蔑的反對,趙嘉仁心裏面依舊感覺很糟糕。

笑了一聲之後,那位也覺得這表達不合適,他連忙起身致歉,“太尉,你未免心太軟。”

趙嘉仁一看,原來是李伯玉。這位李伯玉在趙嘉仁上一世的時候因為支持宋度宗,宋度宗準備讓李伯玉當執政,接著就莫名其妙的暴病而亡。在這一世,李伯玉當慶元府知府的時候與當了棉務的趙嘉仁合作的非常好,在大撤退的時候李伯玉也與趙嘉仁加強了合作。現在他是被認為完全的‘趙黨’。即便如此,趙嘉仁其實還是擔心過這家夥與楊太後他們勾結在一起。

不管心是不是夠軟,趙嘉仁現在至少能夠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他等著李伯玉繼續向下講。而李伯玉也不客氣,或者說他方才既然做出了驚人之舉,現在就得自己收場。

“太尉。肯定有不少百姓是被蒙古人盤剝的很慘,所以才起來反抗蒙古。可一旦打下地盤,那些人的想法可就不同啦。他們所求的不再是打跑蒙古人之後好好在家耕種,他們是想要得到更多。若是不知道官軍的厲害……不,他們覺得官軍打不過蒙古軍,蒙古軍又打不過他們,他們自然沒理由害怕官軍……”李伯玉侃侃而談,學社成員們中不少人微微點頭。

當年賈似道召集百官議事,忽然厲聲說道:“諸君非似道拔擢,安得至此!”官員們都沉默不語,沒人敢應對賈似道的囂張。只有李伯玉答道:“伯玉殿試第二人,平章不拔擢,伯玉地步亦可以至此。”

敢這樣做的人當然也得有兩把刷子,即便趙嘉仁不想承認,卻也不得不承認李伯玉講的內容很符合人類思維。

中國古代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數以百計,盡管其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合理的起義理由,但最終都陷入奪取政權,掠奪財富,提高自身的等級地位,其終極目標都逃不出改朝換代,建立新的封建政權的循環。

套用21世紀的網絡用語,‘我憑本事XXXX,當然可以XXXXXX’。若是沒見識到新軍的強悍,這幫起義者們只怕還覺得趕來的官軍不是他們對手呢。然而趙嘉仁最擔心的也就在於此,新軍現在擁有的力量遠遠超越這個時代,讓起義軍知道雙方差距的代價實在是太大。

等李伯玉說完,趙嘉仁嘆道:“心軟也罷,心硬也罷。都是大宋百姓,我實在是不想多殺傷。”

大宋畢竟是一個文明的國家。趙嘉仁的心軟會被嘲笑,他不希望多殺傷大宋百姓的看法並沒有遭到絲毫嘲笑。不僅沒人嘲笑,學社成員們也頗為認同。於是眾人就開始討論在確保鎮壓的情況下如何能減少殺傷。

中午休會,議題自然結束。就在大家準備前去吃飯之時,就聽有人說道:“太尉,與蒙古人交換戰俘之事,可否讓蒙古人給出一個名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