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經濟合作(二)(第2/3頁)

倭國好歹也知道蒙古的威勢,得知大宋不斷打敗蒙古的消息,倭國覺得大宋是文明國家,卻是個非常強悍的文明國家。倭國若是與大宋爆發戰爭,局面大概不會讓倭國樂觀。

“不知對馬島能交還我國麽?”平賴綱試探著問道。

“這等事需要從長計議。”胡月蓮輕描淡寫地說道。她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外交訓練,但是在三佛齊的時候經常要面對那些表面上投降的三佛齊貴人的各種糾纏,光靠武力威脅也不行,這時候從容的把問題延遲就成為必須掌握的技能。

平賴綱也不是傻瓜,他知道大宋使者不想談這個問題,為了對馬島與大宋開戰更是不可能的選擇。於是平賴綱問道:“我看將軍的書信上講,大宋想在設置新的商館。你們不是已經有了商館麽?”

“我們的船有時候要去鐮倉那邊交易,若是路上沒有商館,萬一出點事情只怕難以救助。”胡月蓮講述著大宋的理由。

倭國的首都在京都,現在的鐮倉幕府名字裏面的‘鐮倉’是指12世紀末源賴朝創建鐮倉幕府並開始武士政權的地方。之後成為倭國的政治中心,除了幕府的建築和武士們的宅邸外,還建有不少神社和寺院。

大宋原本的商館設在距離平安京很近的地方,現在大宋禮部交代,要在四國島上以及鐮倉附近的設置商館。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四國島那邊設置商館。當然,胡月蓮不會對鐮倉幕府的重臣說這個話題。如果說了,就一定會被拒絕。

鐮倉在後世的東京灣,已經在瀨戶內海外。平賴綱並沒有從這個提議中感覺到什麽特別的地方,現在大宋的商品在倭國賣的極好,這些商品的特許經銷權已經是鐮倉幕府一個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

對於這樣的事情,平賴綱當然不會輕易發話,且不說平賴綱能賺到的豐厚收益,這件事本身也牽扯到了不少人的利益。貿然答應肯定不是好事。

雙方誠懇的交流了意見後,就是很正常的酒席。日本人酒量不行,胡月蓮只是有點醺醺然的感覺,平賴綱就已經露出了醉態。於是酒席結束。

“看著倭國還不錯麽。”回答住處的胡月蓮對趙鳴人說道。

趙鳴人乃是十番隊最早的倭國人隊長之一,這些年跟著大宋混生活,甚至得到了趙官家的賜姓。聽了關於故國的這種說法,他也不知道該說啥。在大宋待了這麽久,倭國好不好已經沒什麽評論的價值。別說與杭州那樣的城市比,便是泉州福州等城市都不是鐮倉幕府能夠比較的存在。

見趙鳴人不吭聲,胡月蓮繼續問道:“你那些水軍的朋友可否還經常走動?”

這個問題在趙鳴人的範疇內,“胡將軍,便是我不常走動,十番隊裏面也有許多新招的人馬。他們中許多人都是水軍的人。”

“如此就好。我覺得鐮倉幕府的人大概靠不住。”胡月蓮做了個評價。她是武將,征戰過許多地方,剿滅過眾多勢力。就胡月蓮看來,凡是能稱為勢力的存在在窮途末路之前都是一毛不拔。譬如胡月蓮的大仇人泉州蒲壽庚,在遭到趙嘉仁的剿滅之前,蒲家不僅沒有絲毫的收斂,還嘗試對趙嘉仁動手。這種不知死的典型做飯,是眾多勢力的典型代表。

譬如胡月蓮剿滅的三佛齊也是如此,要是他們當年能夠老老實實的向趙官家稱臣,大概不會這麽早就被剿滅。在大宋出兵剿滅之前,三佛齊還在考慮怎麽才能真正打敗大宋的船隊,再次完全掌握海峽的控制權。

胡月蓮的這些看法都來自於她的人生經驗,趙鳴人就沒辦法從這個高度看問題。他考慮的得是實際執行層面。這個所謂的‘水軍’乃是倭國的用詞。實際上這幫人都是海盜,在源平合戰中支持了源賴朝勢力,所以成了很大的勢力。

當然了,在趙鳴人看來,這些勢力若是在大宋,大概早就被大宋水軍剿滅一空。有勇氣反抗的家夥都掛在絞刑架上風幹。對於那些海盜,大宋從來不會客氣,也就是鐮倉幕府的水軍實力太弱,才會讓這幫海盜做大。而且這些海盜還會組織起來去其他地方打劫。這就是倭寇的最初來源。趙鳴人當年就是‘水軍’中的一員。

第二天,當下鐮倉幕府的另外一名重臣,禦家人安達泰盛派了使者前來。

在胡月蓮看來,這個使者是不是真的使者很成問題。因為現在安達泰盛已經名義上告退,讓他的兒子出來做官。安達泰盛的封地在北邊,他不可能這麽快就知道消息。但是這並不會讓胡月蓮對此表示不滿,她與使者坐下之後就問道:“不知安達公那邊可否對灰吹法滿意?”

一聽這話,使者當時就有點笑的合不攏嘴。胡月蓮看了之後心裏忍不住覺得好笑,也覺得禮部那幫家夥把握人心的能力可不低。胡月蓮只是以前曾經在倭國當過短暫的使者,那時候她的作用就是以女劍豪的身份吸引倭國人的重視。後來胡月蓮投身戰爭,並沒有再與外交的事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