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三打(十)(第2/3頁)

不過此時不說話也不行,文丞相說道:“你等先回去忙,我已經知道你等想法。”

聽到這推脫的話,民政部長幾乎是要聲淚俱下地喊道:“丞相,此時已經不能再等。官家若是決定,我等就沒有機會。”

“什麽叫沒有機會?”文天祥不悅的應道:“武將能插手司法也不過是二十年前開了個頭。那時候地方上都是軍管,各地不安寧,自然不能不讓他們掌管司法。你這話甚為可笑。”

聽了這話,民政部長毫不退讓,“丞相,當下武將就是想把這個權變成制度。若是如此,立刻就是藩鎮重現。”

這下文天祥更不快了,他的聲音裏都是不滿,“若是官家真的要將此制度化,早就做了。到現在還沒做,你等以為官家是糊塗麽?”說到這裏,文天祥突然露出些嘲諷的神色,“而且你等也不要覺得這對你等是好事。一旦將武將排除出司法,接下來只怕就要整肅官場風氣。我聽說不少官員以為還是理宗時候,地方上消息傳送的極慢。朝廷根本不知道地方上做了什麽。有了電報,很多事情傳得可是快得很。”

此言一出,眾文官都變了臉色。他們都是朝廷高官,不管是智商還是經驗,都非比尋常。在趙官家手下混,可不是簡單事。所以文天祥對地方上的描述,這些人都知道不是瞎說。

然而事情到了如此地步,民政部長心一橫,大聲說道:“貪官汙吏,當然要嚴懲。官家整肅官場,乃是好事。”

聽了這言不由衷的話,文天祥一聲冷笑:“哼!你等記得今日所說的就好。你們說的我知道了,等官家回來,我會去見官家。”

話音未落,有秘書急匆匆進來,低聲對文天祥說了點什麽。文天祥臉色一變,對一眾高官說道:“我還有事,你們先回去吧。”

高官們都是人精,一看這動靜,都知道文天祥是真的要辦自己的事情,只能選擇離開。等他們走後,秘書才出去領了趙謙進來。文天祥看著趙謙這位開封水利廳廳長,笑道:“太子,我已經接到官家通電,恭喜太子加銜開封府尹。”

任何大宋皇子加銜開封府尹,就等同於正式冊封太子。今年是大宋335年,趙官家滿55周歲。若是按照虛歲,趙嘉仁可以算是56歲。普通的皇帝活到這個歲數,早就冊封太子了。

趙謙心裏面也高興,不過他現在對被冊封的事情反倒沒有什麽感覺。他期待的是成為老爹一樣的人,學到老爹看待世界的方法,而不是把老爹擁有的東西都據為己有。特別是之前和老爹深談之後,趙謙覺得當皇帝只是和老爹一樣扛起國家的責任,承擔起自己對人民的義務。所以他靜靜的聽著文天祥的話,想看看文天祥接下來會說出什麽。從文天祥的話裏面,也能用從老爹那裏學到的東西分析一下文天祥到底是個什麽人。

結果趙謙靜靜的站著聽,文天祥說完了禮貌的用語之後,也一言不發的等著趙謙說點啥。兩人大眼瞪小眼,幹站著。

這兩位在奇怪對方為什麽不說話的同時,都覺得對方會先說話。於是就這麽你看我,我看你。最後兩人都覺得如此鬥雞般的表現太滑稽,幾乎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笑,也沖淡了尷尬的氣氛。文天祥是個灑脫人,也不再提方才的話題,而是按照禮貌請趙謙坐下,自己很自然坐到主位上。看著趙謙也很自然的坐到客座上,文天祥嘆道:“沒想到太子已經如官家一樣。真是可喜可賀。”

趙謙看著文天祥,覺得這位大宋的丞相真灑脫。被他這麽贊,趙謙也覺得歡喜。便答道:“幾十年學我爹,此時終於覺得能摸到我爹衣襟,我也覺得歡喜無限。”

文天祥看著趙謙沉穩自若的神色,絕非是以前隱忍,現在被冊封之後才忍不住展露鋒芒,心中也是歡喜,笑道:“官家才智無雙,尋常人哪裏能觸及。太子能摸到,已經是國家之幸。”

趙謙不是來和文天祥胡吹的,此時已經恢復心境,他說道:“我此次來拜見丞相,是想問丞相,為官須得有底線,卻不知道丞相對文官底線有沒有明文規定的看法。”

“現在已經有規定……”文天祥心中歡喜,忍不住隨口應道。不過說完,再看趙謙的神色,他就覺得自己有些隨意。

趙謙現在只是一坐,文天祥就感覺大有趙嘉仁的味道。所有的虛浮,各種自我的混亂念頭在趙謙身上消失了。至少已經不再能主導趙謙的言行。此時的趙謙是來做事的,而做事的目的再不受情緒驅動。

當了這麽多年的吏部尚書,見識了大宋治亂的種種,文天祥對自己的判斷非常有信心。當年他就是看著趙嘉仁這麽從容不迫一件件解決了紛繁的政務,讓經歷毀滅的大宋重獲新生。以大宋今日的強盛繁華,文天祥非常擔心後世無法讓如此局面繼續發揚光大。見到趙謙終於有了乃父之相,文天祥心中著實歡喜。同時也有一絲說不出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