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刺客(十五)(第2/2頁)

該說的都說了,小部族們財迷心竅也不錯。他們正好可以作為拖延的工具,羅馬人圍剿這些小部族所消耗的時間,都是杜尚閣下大部隊安然撤退的時間。

隊伍中除了物資,還有些美貌的威尼斯女人。在晚上休息的時候,這些女人就成了塞爾維亞人開心的用品。除了少數被判定為送給其他部族首領禮物的女人之外,那些女人用壞了就可以丟掉。塞爾維亞當地也沒有那麽多糧食。冬天就要到了。

局面發展與杜尚閣下預期的差不多,西羅馬騎兵們率先趕到威尼斯。全面接管威尼斯城並沒有遇到任何反對,以前的時候可是有不少暴徒偷偷向西羅馬帝國軍投擲石塊泥團。這次威尼斯人不再反對,甚至有不少人還自告奮勇願意為帝國軍帶路,追擊蠻人。

騎兵們再次出發,他們在塞爾維亞曾經停頓的營地都能見到已經死去或者奄奄一息的威尼斯女人,這更激發起威尼斯人的憤怒。追到山區邊緣,卻見到道路上橫七豎八到著大量樹木。塞爾維亞人經驗豐富,砍倒一些樹木並不能阻止步兵通過,卻能非常有效的阻攔騎兵,特別是阻攔輜重車輛。

即便如此,蒙古騎兵依舊發揮出蒙古馬的吃苦耐勞的優勢,他們甚至拋下輜重獨自追進山中。威尼斯人和塞爾維亞蠻族打過不少仗,對於道路的熟悉度遠勝蒙古騎兵。眼看就要到了關鍵隘口,甚至在遠處都能看到大隊塞爾維亞人行軍的隊列。

蒙古騎兵卻發現自己被塞爾維亞制造的路障給擋在隘口之下。橫七豎八的樹木把那條小路完全堵死,靠人力挪開樹木需要大半天時間。威尼斯向導雖然悲憤,卻也不敢再帶路。過了這個隘口之後,就是塞爾維亞山區。那裏只有說塞爾維亞語的蠻人,每一個地方都非常危險。威尼斯向導雖然不在乎蒙古人的生死,但是作為向導的自己都沒辦法保證從那裏活著脫身。蒙古騎兵們只能放棄追擊,氣憤之余幹脆對著遠去的塞爾維亞蠻族們破口大罵。

奧古斯都伯顏本以為可以馬上組建遠征軍,卻還是被耽誤下來。威尼斯人告密了,告密者不是那種被小錢收買的窮人,而是本地有頭有臉的人物。說是告密也不準確,這些遭受慘重損失的當地人物算是檢舉威尼斯復國聯盟的重要人員。這些人員在塞爾維亞人入侵之前就把家人和財物轉移走,而且沿途的驛站也是他們控制。正常局面下,驛站會提早警告蠻族入侵的消息。

聽著檢舉者悲憤的發言,奧古斯都伯顏心中有點懷疑這些家夥是不是威尼斯復國聯盟的成員。從他們精準的描述中能感受到,他們更多情緒是一種遭到背叛的憤慨。而不是對於逆賊的憤怒。

不過伯顏也沒有要因此處置他們的打算,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盟友。意大利這個狹長的半島並面積不算特別大,交通卻不通暢。特別是海運完全掌握在大宋歐羅巴行省的手中,陸路交通太不方便了。

向檢舉者保證會追查到底,並且派遣內務大臣負責此事,伯顏則請求召開三方會議。消息很快傳遞出去,七天後,雅典城內就聚齊了東西羅馬以及大宋歐羅巴行省的人,眾人召開了針對塞爾維亞蠻族討伐的會議。

會議剛開始,歐羅巴行省節度使楊從容就詢問,要不要把元國也請來參加。東羅馬代表倒是無所謂,四方同盟都參加討伐不是壞事。西羅馬代表表示了審慎的不樂觀。首先時間不允許。

地中海氣候是夏季幹旱炎熱,冬季溫暖多雨。所謂溫暖是與元國這樣的國家比較,塞爾維亞山區的氣溫也能降到零度以下。如果請元國參加討伐,就會出現時間上的拖延。而且西羅馬帝國與元國名義上都是臣服於蒙古帝國的勢力,所以內部情報知道的更多。

據說現在元國國主郝仁已經準備前去巴格達接任丞相一職,巴格達那邊反復催促,也許元國國主郝仁已經踏上了行程。沒有郝仁主持,元國的反應就更慢。要是再拖一個月,就會進入九月末。等元國軍隊趕到,都十月了。在十月開始的雨季中鉆山溝,別說遇到敵人,光是天氣就能讓部隊出現很多病患。

歐羅巴行省節度使得知郝仁竟然要去巴格達,就把此時記在心裏,隨即開始會議下一階段,商討如何討伐塞爾威亞蠻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