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5章 傳世家學(第2/2頁)

“這就好。”

沈充笑著拍拍沈哲子後背,倒不知兒子究竟作何想,不過心裏卻生出一個念頭:早先聽聞沙門有寄子之說,可得庇佑安泰,稍後抽些時間,倒要仔細了解一下,擇一佛陀菩薩奉養。

略過此事,沈充想多了解兒子一下,便閑談狀問起來:“雀兒你現在讀了什麽學?”

“正學《詩經召南》。”沈哲子回答道,這倒是他繼承前任記憶的實情。

“國風天真活潑,尊貴勞饑貧寒者各有其歌,歌以抒情,發乎情,以志誠,正符合你這個年紀。雅頌之篇,可以過了十歲再學。”沈充微微頷首,點評說道。

沈哲子沒有什麽國學造詣,老爹說的話,雖然聽得清楚,卻實在不明白什麽意思,只是點頭答應。

兒子的聰慧表現讓沈充無法以稚子視之,因此在學業上下意識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沉吟少許後,拿起手邊一個書卷,笑著對沈哲子說道:“人皆言沈氏豪富而已,庶無家學,我也懶得跟那些人辯。其實咱們沈家,從你曾祖開始,便治《公羊春秋》,雖然不出經術大家,守業則已。”

沈哲子大概明白老爹所說的,應該是士族門閥所謂的傳世家學。家學、家風是立族之本,累世不衰,遂成郡望,這一點在北地高門當中最為明顯,崔盧之流各有代代傳承的經術家學,是持家舉業的根本。所謂道德傳家,十代以上,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千年世家,經術家學是根本。

“你祖父在世時曾經教誨我,今非無為之世,豈可獨尊老莊。所以傳授我的,也是《公羊春秋》。春秋微言大義,博大精深,我所見者,止於詭變,疏離正途,辜負了祖輩的期望。”

沈充講到這裏,嘆息一聲,又說道:“南來僑姓,如瑯琊王氏之流,棄儒入玄,此為阿世之舉,詐名之輩,更落下流,一時煊赫而已,浮萍無根。”

沈哲子聽到這裏,對老爹的評價不免又高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