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8章 以死報之(第2/3頁)

“晉陵二舅背靠京口,北有徐州為援,南有三吳呼應,歷陽絕不敢犯!小舅執此歸於晉陵,屆時草創行台討逆,荊州國之幹城,江州中書良友,必將群起討逆,區區歷陽逆臣,豈足為患!”

沈哲子一直有一個理念,那就是險中求穩。他被中書挾持至此,看似性命操於人手,實則一直都有足夠保障。早先在台城,他若要離開,沒人能禁住。待到登船後,又有郭誦等人居近守衛,性命可保無虞。

如今中書已亡,他們若再投向強藩,可以說已經沒有任何憑仗。雖然他已經與溫嶠取得足夠的共識,但如此危機的關頭,他又不是沒有更好的選擇,實在沒有必要再往江州去。奪回中書印璽,屆時公主於苑中趁亂將皇太後接應而出,那時候就有足夠的資本在京口創建行台!

聽到沈哲子的分析,庾翼也是有所恍惚,眼下對他來說,忠心耿耿在家中聽用數年的忠仆居然都能奮起弑主。溫嶠即便是大兄良友,又怎麽比得上二兄可靠!況且如今這彌天大禍,他家脫不了幹系,唯有將話柄握在自家手中,來日才能有自保余地!

“非維周言,我將奔死地!”

庾翼握著沈哲子手腕稍作感慨,然後便疾令船工靠岸,而後排遣一部分親信下船去往四方巡察有無敵蹤。他自己則行至庾亮屍身面前徐徐拜下,而後淚水汩汩湧出,一邊哭泣著一邊解下庾亮腰畔放置印璽的錦盒。

沈哲子看到這一幕,難免有愧,視線轉望向濃濃夜色中。如今他們已經身在建康城幾十裏外,但由這裏仍能看到地平線上湧動的火光,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都中之事千萬不要出意外。雖然圍繞內苑他足足布置了將近兩千人,即便是遇到叛軍成建制的部隊,也能保證公主安全。但他自己不能親臨指揮,終究有些不能安心。

郭默等人被拘禁在角落裏,神態間難免有羞憤,他們本身也都是執掌一軍、久經陣仗的大將,然而卻沒想到眼下竟落於一少年之手受此羞辱!視線在郭誦臉上遊弋片刻,郭默冷笑道:“子述,別來無恙啊。不意昔日之虎將,竟成高門豚犬,不知你心可安否?”

郭誦聽到這話,當即便冷笑一聲:“忠骨義膽,有何不安?”

郭默還待要相譏,肋下卻被身邊趙胤碰了一碰,旋即便看到庾翼將中書印璽拿過,呼吸禁不住變得沉重起來。然而橫在其肩膀上的環首刀驟然一壓,他整個人都趴在了甲板上。

等到親信部曲們回報左近沒有危險,庾翼才與沈哲子等人一同下船,他剛待吩咐讓人將大兄屍身攜帶上,沈哲子卻阻止道:“此一路未必通暢,我等自保猶不足,若連累中書遺骨受辱遭戮,心中何安!”

“可是,大兄他……”

庾翼卻難接受拋棄大兄屍骨,聞言後神色便有些難看。

沈哲子則上前一步,指著仍被拘押在船上的郭誦等人喝道:“中書慷慨而赴國難,忠骨壯烈。望諸君能心念中書昔日之恩,將屍骨送歸尋陽擇善處安葬。異日亂事平定,必將有重謝。若此托付有失,天涯海角,必取爾等首級!”

郭默、趙胤等人聽到這話,神色更加羞憤。而郭誦則冷笑一聲,一口啐在郭默面上:“昔日棄眾南逃,今日若再背主北亡,天下可有你立足之處!”

待到一眾部曲統統下船,沈哲子才高聲命令船夫開船。

之所以留下庾亮屍體,是為了給這幾人施加一層牽絆讓他們一定要去尋陽,除非他們認定朝廷無法平叛,否則絕不敢將屍首送歸蘇峻處從逆。而確保這幾人去尋陽,就是要讓江州和荊州明白,如今不但中書已經死了,印璽也不知歸處,抽掉他們坐望時局的余地。除非他們甘心安坐鎮所,等待蘇峻在台中對他們進行賞罰臧否!

盡管篤定這幾人不敢擅自歸都,沈哲子還是率眾尾隨一段時間,一直等到尋陽水營依稀在望,天色也已經漸明,才避開大江,沿著小道往曲阿方向奔去。

突然遭逢如此變故,庾翼一路沉默疾行。而沈哲子亦是心事重重,在三叔沈宏將老爹的信送來之前,他也沒想到老爹心機深到這一步,針對於庾亮的布置,居然早在他當年第一次離都歸鄉時就已經布下。

猶記得當時老爹因庾亮強迫自己面聖之舉而忿忿罵道狗賊當誅,不拘早晚,總要讓他們付出代價。而代價,便是以死報之!

老實說,當老爹信中言到此事,沈哲子也是驚了,沒想到庾家竟然已經有了自家布下數年之久的一個棋子。但是對於是否要殺庾亮,沈哲子還是心存疑慮,誠然其罪當誅,但一方面自己有什麽立場去審判他?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考慮庾亮死後時局會劃向何方。

老爹埋線數年於此時挑破,不問可知其心中割據自守的念頭又蠢蠢欲動。但沈哲子心知,即便如今自家已成氣候,但割據自守的想法仍是有些不切實際,只會加重南北的對沖。盡管京口僑人已經多受商盟之惠,但這些還不足以讓他們擁戴一個南人朝廷。而若將北人隔離在自家能夠影響的格局之外,北伐必成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