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世道極品(第2/2頁)

石邃殘暴有余,狡黠卻不足,一時間想不透此中關節。而這時候,那些此前被他踢走的心腹之眾們再次返回來,痛聲勸告道:“襄國此禍,主上還未有定識,但大禍深及宮闈,凡留守之眾,俱難辭疚,正需各自搶白。殿下若此刻出走,縱有冤屈,之後也難再辯主上當面……”

這話說的就更加直白了,襄國這一次的禍亂、從緣由到最終的定調如何,眼下未有定論。而之後主上石虎能夠了解到的經過,也必須要從他們這些親身經歷的人口中知曉,最後的罪過歸於何人,不在於事實如何,而在於最後誰的聲音更大,在於主上更願意聽信何人。

那些羯國被閑置年久的貴胄耆老們,將此亂視作一個際遇,但也同時將他們置在了之後需要接受問責的範圍之內。石邃若在此刻出走,則正遂了他們心意,他們不必背負弑殺儲君的罪名,又能因此將所有罪責都眾口一辭的推到石邃身上。

所以眼下的出走,既意味著之後的自絕前途,也意味著當下主動放棄掉王法薄存的情況下、太子這個身份給石邃帶來的庇護,只會讓他更加兇險。

但能夠一手釀成眼下這一禍患,石邃終究志趣怪僻,思維不是常人能及,他在沉吟少許後,突然撫掌喝道:“南人攻我殺我,尚是敵國本分。但這些奸惡家奴非但不救,反而要籍此置我險處,實在可恨!他們既然要求見母後央請苑詔以順禮法,我便將母後一同帶出宮苑,讓他們無從洗脫罪名!”

此言一出,無論是石邃的心腹們,還是那個看上去鎮定從容的石遵,一時間俱有石化模樣。他們心中或是有種沖動,真想砸開石邃的腦殼看看裏面究竟裝得什麽。

當下禮法之所以還對那些人有羈絆,那是因為眼下禮法尚有幾分存留,而皇後鄭氏與太子石邃便是代表。襄國今次之亂,太子難辭其咎,暫可略過不提。

而皇後鄭氏如果也逃離了宮苑,這就意味著建德宮已經徹底被晉軍攻占了,那些貴胄部曲此刻入苑,非但不是逾越犯禁,反而是定亂抗敵的大功!

而為了坐實這一功名,皇後與太子一旦離宮,則必成眾矢之的。白龍魚服,豫且何辜?你是什麽樣的身份,就該待在什麽位置,自己主動放棄,那就是自尋死路!而幹掉你的人,反而沒有什麽過錯。

“阿兄千萬不要沖動!”

此刻的石遵,再次恢復此前那種惶恐驚悸的模樣,攤上這樣一個極品的兄長,他也實在要強不起來。若石邃真的這樣做了,一如此前在皇後宮想要殺他,他是真的半點阻抗之力都無。

見石遵恢復了此前熟悉的樣子,石邃心理優勢復又建立起來,他倒提長劍,上前一步派上石遵的肩膀,冷笑道:“我還未見阿奴方才風采,看來是此前少於親昵。阿母雖然誤我良多,但我又怎麽忍心將她拋在險境,速速引我去見。”

此刻的皇後宮,由於此前負責防守的東宮力士都被石邃抽調走,眼下正由一些宮人、內侍警戒防守。另外則還有數百健卒占據一處角落,石邃一旦步入很快便被吸引了注意力,旋即則警惕起來,那些兵眾可不是他的人。

“那是我豢養的幾個仆役,他們剛剛從宮外護從大和尚入宮。”

石遵快速解釋幾句,他是真的擔心這個兄長再別發奇想、橫生枝節,索性不再隱瞞。

石邃聽到這話,眸中閃過幾絲危險光芒,看來他的這個小兄弟也不簡單,此前倒是忽略了。不過眼下他也沒有精力計較這些,只是皺眉道:“大和尚?”

“目下之境,兵禍交加,人心激蕩。兵禍尚能力搏禳卻,人心卻難從速以定。”

石遵快速解釋幾句,待見石邃仍有幾分茫然不解,索性便說道:“主上對大和尚禮敬有加,信賴之處,尤甚於子嗣、良臣。之後無論定議如何,大和尚居近以望,都能更加取信主上。”

石邃聽到這裏才有了然,眼下的他除了當下困境之外,內心還恐懼於之後無從向主上交待,而石遵這一舉動也的確是在為他飾錯鋪墊。他上前一步攬住石遵肩膀,不乏動情道:“阿奴倒是多謀,我兄弟若能長久親近,不至於為杜氏賤婢所出賤子奪於顏色!”

石遵聽到這話,心中更覺膩味。他之所以在此危急時刻站出,也的確是想幫助石邃渡過難關,但若說是為了什麽兄弟之情,那卻並非。

太子今次若因罪大廢黜,他哪怕與之並不親近,但本是一母所出,必也遭受牽連。他那些兄弟們絕非善類,一旦儲位空虛,必定群起爭奪,而他早前便聲勢不顯,若再遭受牽連,就算他想置身事外,也一定會有人恨不得將他置於死地!

所以他眼下種種,不是為了搭救太子,而是為了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