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組建民兵(第3/3頁)

接下來的幾天裏,虞妙戈幾乎是衣不解帶的日夜照料項康,虞姀小丫頭則象是失蹤了一樣,再也沒有出現在項康和虞妙戈的面前。而項康雖然一直在心裏對那個小丫頭念念不忘,可是幾天與虞妙戈的日夜相處下來,耳鬢廝磨間,兩人之間的感情還是有了不小的進步。在一次換完藥後,骨子裏其實從來不是什麽好東西的項康還突然一把摟住了虞妙戈,重重的吻在她的櫻唇上,虞妙戈紅著臉掙紮,態度卻並不堅決,只可惜項康才剛把手伸進虞妙戈的外衣裏,門外就突然傳來了項家子弟的喧嘩聲,虞妙戈趕緊奮力掙開,沒安什麽好心的項康也錯失了一次寶貴機會。

不過項康在另一個方面運氣不錯,同樣是在這幾天時間裏,在天下即將大亂的苗頭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僮縣那邊還真有一股規模比較大的盜匪流竄進了下相縣的南部,洗劫了一個亭,搶走了不少百姓的錢糧,當地的遊徼和亭長則因為手裏的力量不足,根本無法抵抗,而等周縣令派遣下相右尉帶著大隊官兵趕到現場時,那股盜匪早已經逃之夭夭,連盜匪的毛都沒抓到一根。

也正因為吃了這樣的大虧,一度有些猶豫的周縣令和下相縣寺也終於下定決心,正式下文允許項康在下相東鄉組建一支五十人規模的民兵隊,嘗試實行項康提出的地方自保策略。項康接文大喜,趕緊帶著傷四處遊說東鄉各亭的富商大戶捐錢捐糧組建民兵隊,結果因為項康在侍嶺亭打了漂亮一仗的緣故,項康還真說動了一些地方大戶樂輸錢糧,幫助自己組建民兵自救自保。

有了錢糧在手,項康招兵買馬當然容易了許多,從自己的鐵匠鋪裏擇優挑選了二十人做班底,又在東鄉各亭招募了三十名壯漢加入,再把項家祖傳的練兵法門搬出來,配合以自己熟悉的現代軍隊訓練法,東鄉民兵隊的正式訓練便隨之有聲有色的展開,項康也以署理民兵隊長的身份,正式而又合法的擁有了一支服從自己調遣的準軍隊。

只有嘗試過才知道水深水淺,也是到了真正動手練兵的時候,項康才發現自己還是疏忽了很重要的一點——自己練的兵沒有任何特色,只是很普通的步兵,裝備的雖然是侍嶺亭鐵匠鋪打造出來的上好刀劍,然而在已經極度成熟的青銅兵器面前,即便能夠占點便宜也不多,形成不了什麽絕對的優勢。同時受限於訓練強度、頻率和時間的長短,自己辛苦操練這支民兵隊就算拿著上好的刀劍,碰上了拿著青銅武器的秦軍精銳,也肯定占不了什麽上風,相反還有可能被敵人輕松幹掉。

“這是我的起家本錢,必須得用最好的武器,最好是超越這個時代的先進武器裝備,讓他們在戰場可以形成絕對優勢,這樣才能在將來起到核心骨幹的作用。”

絞盡腦汁為自己的起家本錢尋找先進武器的時候,項康一度考慮過這個時代還沒人知道的火藥,然而考慮到巨大的成本和難以獲得的原材料,項康又不得不放棄,而再繼續往其他方面盤算時,項康無意中注意到了周縣令送給自己的秦長劍,還想起了好兄長項莊曾經對秦長劍的一番評價……

“……當初我們楚國之所以打不贏暴秦的軍隊,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劍不如暴秦的長劍,武器這種東西是一寸長一寸強,我們楚國的劍就是因為沒辦法打得太長,怎麽都比暴秦的長劍短點,所以在戰場上吃夠了大虧。如果當時我們大父武信君麾下的將士,都能夠裝備上暴秦的長劍,蘄縣那一仗,我們大父未必就會輸給暴秦的王翦。”

一寸長,一寸強!這一點讓項康找到了靈感,然而項康並不打算讓自己的嫡系軍隊裝備上比秦長劍更長的地條鋼劍,因為項康還聽項莊等人說過,受限於青銅武器堅硬易斷的材質,還有這個時代煉鐵技術還比較落後的特點,無論是青銅制的秦長劍,還是熟鐵做成的六國鐵劍,在戰場上的作戰方式都是以刺殺為主,害怕折斷很少用於劈砍。而地條鋼打造出來的鐵劍,受限於材質和劍身厚度,在劈砍方面肯定也占不了太大優勢,所以歷史老師還沒斷氣的項康,很快就盯上了後世冷兵器戰場上的近戰武器之王——刀!

侍嶺亭鐵匠鋪之前打造的鐵刀,都是以戰國時的直刃刀為模具鑄造,長度還不及秦長劍,遠遠沒有發揮出鋼鐵的韌性優勢,項康也一直有意無意的沒有去嘗試加長鐵刀的長度。這會到了無需隱藏什麽的時候,項康當然想到了把刀身加長這點,又很快就聯想到了一個在後世遊戲和小說中時常出現的名詞——斬馬刀!

“決定了,就用斬馬刀!一寸長一寸強,將來到了戰場上,我的軍隊就用斬馬刀給敵人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