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太打擊人了(下)(第2/3頁)

“少帥過獎,在下愧不敢當。”張良苦笑著謙虛,又在心中嘆道:“到底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後人啊,家學淵源,用計施謀手到擒來,我的計謀被比下去,不奇怪啊。”

事情還沒完,正當張良心中暗嘆的時候,帳外忽然進來了一個項康的親兵,將一份貼有雞毛的密封簡牘信件呈到了項康的面前,恭敬說道:“啟稟少帥,徐縣的馮仲馮都尉剛剛派快馬送來的急信,十萬火急。”

“十萬火急?難道徐縣出事了?”

項康心中一凜,趕緊讓項它上前接過書信,轉呈到自己面前,粗略看了一眼見封泥無誤,項康忙又用小刀撬去封泥,取出被兩片空白簡牘包夾的信件閱看,然後只是粗略看得幾眼,項康就露出了吃驚神色,再仔細閱看時,項康還逐漸的張大了嘴巴,幾次揉眼臉上盡是難以相信的神情,明顯驚訝到了極點。

“少帥,出什麽事了?能不能讓我也看看?”

周曾看出不對,忙征得項康同意,站到了項康的旁邊同看馮仲的書信,然後和項康一樣,迅速閱看著馮仲的書信時,周曾也吃驚的張大了嘴,臉上的表情比項康更加震驚和難以置信。而好不容易仔細看完之後,項康還和周曾面面相覷了一番,異口同聲的說道:“馮仲啥時候變得這麽厲害了?我們以前怎麽沒發現他還有這個本事?”

“出什麽事了?”項伯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問道:“能不能讓我看看?姓馮的到底說了什麽?”

項康沒搭理項伯,只是轉向了張良,苦笑說道:“韓叔父,看來我們倆都得甘拜下風了,你相信不?我的部將馮仲,也同樣看出了眼下的形勢是我們必須得先發制人,把敵人各個擊破,還給我謀劃了一個更有把握的破敵之計。”

“更有把握的破敵之計?”張良大吃一驚,忙問道:“具體是什麽?”

項康不答,只是把馮仲那道書信遞給了張良,張良慌忙上前接過細看時,見簡牘之上,一個陌生的筆跡歪歪扭扭,確實向項康提出了先發制人和各個擊破的正確方略,還提出了一個具體的戰術計劃。而仔細再看這個計劃的詳細內容時,張良的眼睛逐漸發直了,還忍不住驚呼道:“妙計!確實比我們的更好,不但更省時間,還更有把握!”

也由不得張良這麽大驚小怪,馮仲在書信上獻出的計策確實相當不錯,先是建議項康主動率領少帥軍主力西進,到符離戰場上去主動尋求決戰,同時指出趙壯身為郡守必好面子,又連下铚縣和蘄縣二城士氣正旺,肯定不會龜縮避戰,只會選擇統兵迎戰。然後馮仲又建議項康詐敗誘敵,並料定趙壯為了減輕攻城壓力,肯定會率領軍隊全力追趕。第三步則是馮仲建議項康在途中選擇合適地點,故意丟棄隨軍攜帶的輜重財物,引誘秦軍士卒爭奪,待敵人因為爭搶財物輜重而混亂的時候,少帥軍再突然掉頭殺回,必然可以大獲全勝。

馮仲提出這個戰術計劃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徹底打亂秦軍的聯手進兵計劃,更有把握的創造把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而且搶先擊敗了泗水郡秦軍之後,少帥軍不但可以輕松騰出手來應對東海郡的秦軍,還有很大把握迫使沒有了友軍幫忙的東海郡秦軍不戰之退,以更小代價化解眼前的危局。所以站在戰略全盤的角度上來看,馮仲提出的戰術計劃不但遠勝過張良提出的戰術,還勝過項康自己謀劃的戰術。

另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項康的戰術是計劃把敵人誘到取慮城下決戰,主動權在敵人那邊,有很大可能是在秦軍同時發起兩路進攻時才可以實行,過於被動保守。而馮仲提出的計劃則是讓少帥軍反客為主,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用不著看敵人的臉色行事,即便有差錯失誤,也可以靠著先機在手及時調整,怎麽都比防守反擊被動挨打的強。

滿臉震驚的仔細看完了馮仲的親筆書信,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後,張良第一反應就是馬上問道:“敢問少帥,你這位部將馮仲是什麽人?是那一位六國名門之後?師從何人?”

“名門之後?師從何人?”項康被張良問得一楞,疑惑說道:“沒聽說馮大兄是什麽名門之後啊?也沒聽說過他拜過什麽老師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祖上幾代好象都是在下相種田的,就是在小時侯念過幾年私學,能寫會算,所以才當上了侍嶺亭的亭長。”

張良目瞪口呆,繼而萬念俱灰,還忍不住在心中喃喃說道:“太打擊人了!想不到我張良出身韓國名門,師從高士黃石公,竟然還比不過一個幾輩子種田的泥腿子。比不過楚國武信君的後人也就算了,我怎麽連一個鄉野愚夫都比不過?”

極度失落惆悵之下,張良甚至還忍不住生出了這樣的念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黃石公送給自己的《太公兵法》一把火燒了,今後也絕不承認自己讀過什麽兵法,懂得什麽軍事,丟不起這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