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奔襲淩縣(第2/4頁)

“還有,東海郡的中部都是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當時還沒有運河),只有北部的情況要好一些。”項康又接著說道:“所以我們就算拿下了東海全郡,也注定是只能得到東海郡北部的人力物力可以支用,中部和南部則是形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就算全部拿下來也用處不大。”

都吃過雞肋骨,周曾和項莊當然都知道項康的這個形容是什麽意思,又聯想到了東海郡南部的實際情況,已經明白這個時代戰爭就數錢糧和人口最為重要的周曾、項莊等人也一起點頭,認可項康的分析。然後周曾又問道:“那麽少帥,我們是否應該采納馮仲提出的建議?”

項康沉默了半晌,然後才答道:“最好只是部分采納,北取東海北部的人口密集之地,拿到錢糧人口,疏通沂水河運運輸兵糧,整合我們的手中力量。同時東取淩縣和淮陰,或者只取淩縣一城,切斷東海郡的南北交通,把暴秦軍隊的殘部趕到東海南部,徐徐圖之。同時也留下充足空間給我們的東海友軍糟踐,防著他們不肯歸降受編,直接成為我們的敵人。”

“但是這麽做的話,我們就得獨自面對東海郡的暴秦軍隊主力了。”周曾提醒道:“雖然就現在的情況,我們用不著怕他們,但他們如果選擇只守不戰,我們想拿下東海北部,恐怕難度相當不小。”

項康不答,只是向同樣在場的項冠問道:“阿哥,派去和秦嘉聯系的人,有答復了沒有?”

“還沒有。”項冠答道:“不過倒是有打聽到的秦嘉消息,聽說那廝已經拉起了好幾千人的人馬,聲勢十分壯大,還已經在向著淩縣城池進兵。”

“一群烏合之眾,碰上暴秦的東海郡兵偏師,絕對是不堪一擊。”項康冷哼,依然還是對秦嘉的流寇戰術嗤之以鼻孔,然後項康又說道:“不過我們也不能對他們見死不救,必須得幫他們一把,也得嘗試乘機拿下淩縣城池,如果這點成功,公孫慶這個匹夫就沒辦法如臂使指的指揮東海南部諸城,我們的南線沒有了太大的威脅後,也可以抽調兵馬北上,讓我們有足夠的力量攻取東海北部了。”

“少帥,關於如何攻取淩縣,在下倒是有一個建議。”不是很擅長軍事的周曾難得提出了一個戰術建議,道:“剛才項冠將軍不是說,傳聞秦嘉正在向著淩縣縣城進兵,同時暴秦軍隊也派出了偏師增援淩縣,他們如果在淩縣城郊幹上,那麽秦嘉肯定必敗無疑,屆時他一旦向其他方向逃亡,暴秦的偏師必然會全力追擊,說不定還會出動縣兵幫忙追擊,到時候淩縣空虛,我們只要提前做好了相應準備,突然出兵東進,不就有機會輕松拿下淩縣城池了?”

“亞叔此計可行,淩縣距離下相遠比距離下邳為近,我們突然出兵,公孫慶匹夫肯定來不及反應。”

項康贊許,也坦然承認自己早就想打淩縣的主意了,只不過主力三天前才剛回師下相,敵情不明,士卒也比較疲憊,所以沒敢輕舉妄動。然後項康又說道:“不過這事我們不能獨自行動,必須得搶先和秦嘉取得聯系,告訴他我們的行動計劃,讓他幫我們把暴秦軍隊盡量誘離淩縣,給我們創造突襲機會,事成之後,我們拿淩縣城裏的四成錢糧答謝他們。”

“阿弟,沒這個必要吧。”項冠有些心疼的說道:“先不說沒必要讓秦嘉給我們幫忙,就算讓他們給我們幫忙,也沒必要拿四成的錢糧答謝他們吧?”

“必須得讓他們給我們幫忙。”項康答道:“如果不提前給秦嘉打好招呼,他敗走之後,就有可能直接遠遁,不給暴秦軍隊追擊他們的機會,那我們又那來乘虛奔襲淩縣的機會?還有,如果不提前打招呼,秦嘉甚至還有可能流竄進泗水境內,到時候他如果不肯接受我們的招降收編,肯定是麻煩一堆,接受我們的收編也是大麻煩,他的軍隊肯定男女老弱都有,不象我們只選擇青壯男子為兵,我們把他們青壯都收編了,那些衣食沒有著落的婦女老弱怎麽安頓?我們怎麽可能養得起這麽多人?”

“至於四成的錢糧,反正是拿別人的錢糧分給他們,慷他人之慨,何必那麽介意?”項康又大度的說道:“對友軍慷慨點,以後才會有更多的友軍願意給我們幫忙。”

覺得項康的分析有理,項冠便不再說話,周曾則馬上說道:“少帥,那在下是不是馬上替你寫信,幫你把我們的要求和許諾告訴給秦嘉?”

項康點頭,周曾馬上提筆做書,項康則一邊讓項冠安排密使,準備潛往淩縣和秦嘉所部聯系,一邊讓項莊安排精銳軍隊秘密備戰,只等時機成熟,就立即出兵奔襲淩縣。同時為了盡快掌握淩縣戰局,項康還讓項冠和孫拱早早就在通往淩縣的路上沿途諸亭準備好快馬,以便隨時傳遞淩縣的戰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