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2/3頁)

看在項康請罪態度還算真誠的份上,扶杖老者這才重重哼了一聲,無比勉強的表示不再計較。項康也這才好奇問道:“敢問老先生高姓大名,來自何人?”

“老夫的姓名來歷,很重要嗎?”扶杖老者不但脾氣明顯很不好,性格也確實傲得可以,說道:“對少帥你來說,好象是老夫到底是為了什麽來見你才最重要吧?”

“倔老頭。”項康在心裏嘀咕了一聲,臉上卻不動聲色,只是態度恭敬的說道:“老先生教訓得是,那麽小子請問先生,老先生此來,所為何事?”

“老夫是來告訴你一件事,張楚王陳勝很快就要完了,你要提前做好準備,應對接下來發生的天下巨變。”

扶杖老者的話讓項康瞪大了眼睛,做為穿越者,項康當然知道陳勝軍西征失敗後很快就要覆滅,但項康卻說什麽都沒想到,面前這個扶杖老者竟然也能預料到這一變故。而那扶杖老者則被項康的驚訝神情誤會,有些不高興的說道:“怎麽?覺得老夫是在胡說八道?覺得陳勝匹夫的兵強馬壯,不可能很快完蛋?要不要老夫把其中的道理告訴你?”

“請老先生指點,小子洗耳恭聽。”

隱約發現面前這個倔老頭似乎不簡單,項康的態度也變得更加恭敬,而那扶杖老者也發現了這點,暗贊了一句項康的態度還算不錯之後,扶杖老者才開口說道:“陳勝匹夫有三敗,一是軍隊孱弱,聚攏軍隊一味只貪多求眾,麾下士卒幾乎是烏合之眾,不經兵陣,缺乏訓練,武器鎧甲和糧草輜重全靠搶奪強征,根本無法保證長期征戰所需,這樣的軍隊在以眾淩寡之時,倒是可以所向披靡,無往無前,可是一遇挫折,必然就是兵敗如山倒,再難收拾。前番他的西征大軍關中受挫,馬上就只能退出函谷關,這便是明證。”

項康張口結舌,又吃驚的打量了一番那扶杖老者,然後才趕緊說道:“那麽請問老先生,陳勝還有那兩敗?”

“第二是禦下無能,軍隊派出去就沒辦法控制。”扶杖老者又說道:“他的部將武臣奉命北征,才剛打到邯鄲就馬上自立為王,而且陳勝匹夫不但不敢出兵討伐,相反還把武臣的父母妻兒送到邯鄲,正式承認武臣為王。如此做雖然可以避免與武臣無敵,讓他陳勝匹夫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暴秦,然而他陳勝匹夫卻忘了,有了武臣這樣的始作俑者,怎麽可能不出現效仿的人?加上他西征兵敗,滎陽重地又久攻不克,形勢危急,所以老夫敢斷言,要不了多久,他的其他部將就會紛紛效仿武臣,讓他的軍隊徹底四分五裂,以讓他陳勝匹夫的敗亡,更慘!”

項康再度震驚,片刻後才說道:“老先生所言極是,昨天才收到的消息,陳勝匹夫的部將周福,在魏地擁立舊魏王之子魏咎為王,陳勝不但沒有辦法控制,相反還把身在陳縣的魏咎送往魏地,讓周福立他為魏王。”

“這就是陳勝匹夫的禦下無能,接連出現了兩個這樣的榜樣,他的軍隊今後如果再不徹底的四分五裂,那簡直就是沒天理了。”扶杖老者感慨,說道:“不過和他的第三敗比起來,他這第二敗都還不算嚴重。”

“敢問老先生,陳勝的第三敗是什麽?”項康又趕緊問道。

“不得人心。”扶杖老者回答得很直接,說道:“陳勝匹夫興兵復楚,初見成效後卻迫不及待的自立為張楚王,讓無數希望興復楚國的楚國舊民大失所望,同時他一味窮斂兵力,不為治下子民考慮來年的生計大事,這麽做在短時間內倒是可以迅速壯大他的力量,但是時間一長,必然後患無窮,耽誤了農耕織作,黔首黎庶無衣無食,又怎麽可能衷心的擁戴於他?失去了民心支持,他就是無根之萍,其勢豈能久乎?”

明白指出了陳勝必敗的三個重要原因後,扶杖老者這才總結道:“有此三敗,西征又吃了一個大敗仗,你說陳勝匹夫是不是克日必亡?你如果不早些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巨變,陳勝突然覆亡,讓你失去中原屏障,暴秦又兵鋒向你,你當如何抵擋?”

項康默然,半晌才說道:“不瞞老先生,小子其實也是這麽看的。”

“你也是這麽看的?”終於輪到扶杖老者小小吃驚了。

“千真萬確。”項康點頭,又坦然承認道:“其實小子把主城遷移到這座彭城,目的就是為了接下來的天下大變做準備,小子料定,陳勝覆滅之後,暴秦軍隊發起反撲,刀鋒必然指向我們少帥軍,所以小子才把主城遷移到彭城這個江淮樞紐,收取以逸待勞之效。”

反過來上下打量了項康一番,扶杖老者這才說道:“光只是遷移主城就夠了嗎?你的兵馬雖然還算有點樣子,可是和真正的暴秦精銳還是有一定差距,軍隊數量更是遠不夠用,你有把握擋得住能夠擊敗陳勝匹夫的暴秦軍隊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