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路選擇(第2/4頁)

與此同時,堅持隨軍而來的範老頭也向項康提出了一個建議,建議項康把少帥軍的騎兵集中起來,單獨編制為一軍,待天明時迂回到秦軍側前方遊走,以便在戰機出現時突襲敵陣,幫助主力破敵,同時也可以收到牽制秦軍的效果,讓秦軍不敢全速撤退,只能是保持嚴整隊形緩緩西進,以免給少帥軍騎兵乘亂突襲的機會。

範老頭的建議讓少帥軍一致叫好,可是項康卻有些猶豫,原因倒也不是範老頭的主意不好,而是項康麾下缺乏騎兵良將,此前項康也幾次把騎兵單獨編制作戰,可是先後換了幾個騎兵將領都效果不夠理想,起到的作用相當有限,這會少帥軍面對的敵人又比之前的敵人更加強大,項康當然得擔心就算這麽做了也起不了多少作用,相反還有可能折損大量的寶貴騎兵。——江淮地區,戰馬可不止是一般的難得。

“阿弟,讓我去吧。”項冠站出來自告奮勇,說道:“我們項家兄弟裏面,就數我的騎術最好,讓我去帶騎兵作戰,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又猶豫了一下,考慮到自己遲早是要組建能夠單獨作戰的騎兵軍隊,過於患得患失不僅會錯失戰機,還會讓自己的騎兵無法得到實戰歷練的機會,項康這才點了點頭,說道:“好吧,阿哥,拜托你了,小心些,沒有機會千萬不能強行出手,從這裏到碭郡的路還很長,我們有的是時間慢慢收拾暴秦軍隊,你用不著急。還有,千萬別和暴秦軍隊的騎兵正面交戰,我們的騎兵還很弱小,不是他們的對手,要懂得避其鋒芒,擊其不備。”

項冠歡天喜地的答應,連夜就拿著項康的軍令去抽調少帥軍各營騎兵集結,單獨編制成軍,同時很自然的,本就直接隸屬於項冠、又成功給項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無名小卒灌嬰,當然也跟著項冠進了少帥軍的騎兵隊,還被項冠任命為了少帥軍的騎兵屯長。

是夜,為人卑鄙的項康又使出了自己的招牌戰術,先後幾次派出鼓鑼隊到秦軍營地附近敲鑼打鼓,幹擾秦軍休息,沒有營地保護的秦軍上下既驚且懼,被少帥軍的騷擾戰術折磨得痛不欲生,軍心士氣一起受到不小影響,天色才剛蒙蒙亮,馬上就迫不及待的西進撤退,再不敢和少帥軍主力繼續糾纏。

收到消息,少帥軍主力也馬上再度發起追擊,項冠率領的一千八百余名少帥軍騎兵從側翼迂回上前,沖到秦軍的側前方遊走,成功逼得秦軍放慢速度,也逼得章平只能是匆匆派遣秦軍騎兵出擊,驅逐遊走在旁邊的少帥軍騎兵,項冠則牢記項康叮囑,果斷西逃避開了秦軍騎兵的鋒芒,也成為了秦軍前方的隱患。

接近正午時,秦軍主力距離蕭縣已經只有不到十裏,搶先一步趕到蕭縣的劉老三所部則在谷水北岸嚴整以待,時刻防範秦軍渡河進城駐紮,蕭縣縣城裏的秦軍也把所有能收集到的糧食裝車,隨時準備出城南下,通過自軍之前搭建的過河便橋與主力會合。

也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此前一度消失不見的少帥軍騎兵又突然出現在了秦軍將士的面前,然而讓秦軍上下大吃一驚的是,少帥軍騎兵並沒有向他們的軍隊發起進攻,而是選擇了突襲蕭縣南門外的谷水便橋,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散橋上秦軍守兵,縱火焚燒便橋,再等城裏的秦軍士卒匆匆出城營救時,辛苦搭建的兩座便橋早已燃起了沖天大火。同時劉老三看到有便宜可占,又馬上分兵沖擊秦軍便橋,把試圖滅火的蕭縣秦軍給逼進了城裏去。

少帥軍騎兵的見縫插針正好命中了秦軍要害,原本章平還指望與蕭縣秦軍會合之後,多多少少能夠補充一些糧食,可是橋梁被毀,北岸的糧車當然也就無法過河補給,所以在軍中糧食已經只夠今天使用的情況下,章平也只好硬著頭皮命令軍隊在渡口結陣,一邊派人搶修便橋,一邊與少帥軍主力正面交戰。

軍隊實力仍處下風,項康當然繼續選擇牽制戰術,一邊與秦軍在野外對峙,一邊把阻止秦軍會合的希望寄托到了北岸劉老三的身上,好在劉老三在這方面從不含糊,不但果斷出兵阻攔秦軍搭橋,還派出一支軍隊直接攻城,以臨時趕造的簡易飛梯和撞木猛攻蕭縣東門,逼得城裏的秦軍只能是分心而戰,無法全力配合秦軍主力搭建橋梁。

呐喊聲中,劉老三的將士頂著同時從南北兩個方向射來的羽箭,不斷沖到渡口近處施放羽箭,射殺正在搶搭便橋的秦軍將士,即便每次都要付出一定的死傷代價,也始終沒有放棄。負責攻城的樊噲更是身先士卒,帶著劉軍將士憑借有限的飛梯和簡易撞木沖擊蕭縣東門,並一度直接沖上蕭縣城頭,給城上守軍造成了巨大混亂。而劉老三的主力更絕,竟然直接在陣上趕造飛梯,每造好一架就馬上送到東門交給樊噲,幫助樊噲繼續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