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楚王問題(第2/4頁)

仔細盤算了片刻後,項梁點了點頭,說道:“康兒此言有理,為了將來招攬收納其他的反秦義軍,我們是不能行此不義之舉,還是讓劉季繼續統率他原有的兵馬吧。”

建議被否決,宋義卻並沒有不滿,相反還頗有興致的又看了項康幾眼,心裏益發認定項康對項梁的影響力,也更加堅定了想要拉攏和籠絡項康的決心。而再接著,心中早有打算的項梁又頒布命令,讓楚軍各部四處尋找楚國王室的後裔,宣傳說是要擇優擁立,楚軍眾將紛紛答應,曾為楚國令尹的宋義卻是臉色一變,隱約猜到項梁的打算,可是又不敢反對,只能是乖乖領命。

軍隊正在休整,項梁又就頒布了這一道命令便再沒有什麽吩咐,眾人紛紛散去,項康也老老實實的回到了自己的營地主持軍務,不過讓項康頗有意外的是,下午的時候,霸王大哥竟然領著幾個親兵跑來做客,項康親自把項羽迎進營中後,項羽也沒客氣,除了讓親兵送上不菲的禮物外,開門見山就說道:“阿弟,兩件事,一是來給你道賀,混幾杯酒喝,二是聽說你有一種叫做斬馬刀的武器,十分威猛,想過來看一看。”

“阿哥太客氣了,自家兄弟,何必還要送什麽禮物?”

項康笑笑,忙一邊讓人準備酒席,一邊叫人拿來了斬馬刀給項羽欣賞,結果又長又猛的斬馬刀果然讓項羽十分喜歡,不但愛不釋手,還親自拿刀在帳外演練了一番,稱贊道:“好刀,好刀,步戰利器,尤其適合士卒突擊之用。”

“阿哥如果喜歡,我這就叫人給你準備五十把斬馬刀,一會你回去如何?”項康微笑問道。

“多謝阿弟,那阿哥我就不客氣了。”項羽脾氣爽快,沒做任何推辭就收下了項康回贈的禮物,然後項羽又頗有些惋惜的說道:“可惜不適合馬戰,如果能短點小些,方便單手可用,騎兵用起來就方便了,說不定在騎兵戰場上起到的作用,能比長劍更好。”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聽到這話,項康當然是馬上心裏一動,突然想到自己是否應該提前把馬刀發明出來,以此增強自軍騎兵的戰鬥力,不過心中雖有所想,項康卻並沒有急著去嘗試——因為戰馬不多,項康可是連高橋馬鞍和馬鐙都不敢急著發明,項羽又本來就擅長騎兵戰,如果弄出了馬刀讓他拿去,天下還有誰能是他的對手?

還是很巧,這時候,劉老三竟然又一次跑到了少帥軍的營地門前求見,項康知道他的心思,除了親自出營迎接他以外,又在見面時就低聲說道:“大兄放心,事情成了,雖然宋義和一些人是勸我叔父把你的軍隊打散整編,但叔父最終還是聽了我的勸,答應讓你繼續統率原來的兵馬了。”

“多謝兄弟。”

心中一塊大石落地,劉老三趕緊歡天喜地的向項康一再道謝,項康攔住,又把劉老三請進了自己的中軍大帳,請他和自己還有項羽一起喝酒,同時也是到了這個時候,項康才無意中發現,未來最有可能成為逐鹿對手的兩個流氓和一個霸王,竟然十分難得的單獨聚在了一起,在同一頂軍帳下對坐飲酒。

不過很可惜,現在兩個流氓和一個霸王彼此間不但還沒有任何不共戴天的仇恨,相反還是同樣隸屬於一支軍隊的戰友,所以這次的宴會當然不象鴻門宴那麽緊張兇險,同時很會識人的劉老三還一眼看穿項羽的性格脾氣,為了搞好同僚關系,還故意在言語中對項羽一再的巧妙討好,把項羽哄得頗是開心,也讓項康乘機學到了不少阿諛奉承的手段。

閑談間,談及到楚軍將來的發展策略時,項康無意中提到了項梁下令楚軍將士四處尋找楚王後裔的事,結果還不知道這件事的劉老三聽了十分好奇,忙向項康打聽詳細,沒必要保密的項康仔細介紹,誰曾想劉老三細心傾聽時,臉上不但露出了歡喜神色,還一度偷看項康的神情反應,有些欲言又止。

與劉老三暗暗歡喜的反應相反,項羽卻是對這件事十分不以為然,在項康仔細說完事情詳細後,還哼了一聲,說道:“叔父也是不嫌麻煩,明明可以自己稱王,還非要找什麽楚王後裔擁立,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兄長,叔父他也有他的考慮。”項康勸道:“兄長不要忘了,當年長大父他的威望不但比我們叔父更高,掌握的軍隊也比我們叔父現在的軍隊更多,但是他為了團結楚國軍民,還不是照樣擁立了從暴秦土地上回來的昌平君為王。叔父他也有效仿長大父,才能真正的盡收楚國民心。”

劉老三十分奸猾的沒在這件事上開口,項羽則勉強點頭,認可項康的意見。然而項康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帳外竟然恰好有士卒來報,說是楚國的王室後裔景駒前來拜訪,項康聽了一笑,忍不住說道:“說曹操,曹操到,剛談到擁立楚王的事,想到楚王的人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