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道表章(第2/4頁)

言罷,陳平拱了拱手,當即提出告辭,項羽滿頭霧水的答應,派人把陳平送出了大門。結果陳平剛走,與項羽一見投緣的範老頭就從後房裏走了出來,看著陳平離去的方向臉色陰沉,還說道:“小豎子,想不到這麽厲害,竟然能夠憑借一點蛛絲馬跡,猜到我們答應暫時交出兵權,真正的目的是想削弱項康的軍隊。”

“亞父,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項羽越聽越是糊塗,問道:“還有,陳平匹夫剛才說的那句話,又是什麽意思?”

範老頭先是嘆了口氣,然後才說道:“陳平剛才的那句話,是在提醒你不要上了宋義的當,輕信了他的承諾,交出了兵權後就收不回來。”

“他敢!”項羽一聽大怒,說道:“我主動交出兵權,是為了楚國的復興大業著想,他敢言而無信,我宰了他!”

範老頭不吭聲,半晌才說道:“走一步看一步吧,還好,現在的出頭鳥是你的堂弟項康,大王為了壓制他,也必須得倚重你。”

就這樣,第二天一早,陳平便隨著熊心的傳詔使節離開了彭城,匆匆趕往睢陽去宣召項康率軍撤回彭城與主力會合。同時熊心也把重新整編軍隊的差使交給了令尹宋義,讓宋義代表自己主持整編軍隊的各種事務,然後也還別說,宋義還真的兌現了自己對劉老三許下的諾言,把建制比較完整的劉老三軍隊稍做整編,很快就把軍隊重新交還給了劉老三統領,劉老三歡天喜地的領回印綬,項羽和其他的楚軍將領也心中大安,覺得既然劉老三能夠重新統領本部軍隊,自己肯定也是一樣。

不過隨著時間的迅速推移,項羽等楚軍將領逐漸開始發現不對了,軍隊整編早已完成,可熊心卻遲遲不肯發還印綬,給楚軍眾將分派軍隊,心中焦急的項羽當面向宋義問起原因時,宋義則輕描淡寫的說道:“魯公莫急,右將軍的軍隊還沒撤回彭城接受整編,我們如何分派軍隊?”

說完了,宋義還又微笑著提醒項羽道:“還有,魯公難道忘了,現在就分派軍隊,兵少將多,大王能夠撥給你多少軍隊統領?還不是只有等右將軍的軍隊回來,把他的軍隊和我們的主力統一整編,大王才能讓你統領比之前更多的軍隊?”

仔細一想發現也是,政治能力幾乎為負的項羽這才耐下了性子,和楚軍眾將一起繼續耐心等候。可是說來也怪,按理來說就算大雨連綿,陳平和傳詔使者輕車簡從,也最多五天就能趕到睢陽,可是整整十天時間過去了,睢陽那邊竟然還是毫無動靜,既沒有項康率軍東進的報告,也不見項康派人送來消息,告訴熊心自己的決定。

如此又等了三天,依然還是沒有收到項康所部從睢陽出發東進的消息後,不要說是項羽等人,就是熊心和宋義都有些沉不住氣,著急統兵的項伯更是在朝會上公然喧囂,大罵道:“項康是在幹什麽?為什麽大王宣他回師,都已經過去十三天了,還不見他從睢陽出發?難道他想抗命造反?”

“大王,右將軍無視王令,遲遲按兵不動,此事不可不防。”曹咎也大聲說道:“臣下之見,我們除了要遣使催促之外,還得立即做好防範準備,盡快任命將領統率軍隊,預防萬一!”

“沒錯!”想兵權想得快要發瘋的項伯更加叫囂,說道:“請大王即刻分派軍隊,安排統兵將領,防範項康生出異心!另外,大王還應該把項康的妻子和妻族全部拿下,以此警告項康逆臣!”

這時候,那怕是項羽都看出不對,面對著項康的公然抗令,熊心支支吾吾,半晌才說道:“大師勿急,右將軍遲遲沒有退兵,或許是別有隱情,寡人派人去催就是了。右將軍於國勞苦功高,又對楚國素來忠心耿耿,我們絕不能胡亂猜疑於他。”

言罷,熊心還真的當場安排了一個使者,讓他攜帶詔書趕往睢陽催促項康盡快回兵,並選擇性的遺忘了曹咎和項伯提出的盡快分派軍隊的建議。見此情景,還沒算蠢到極點的項羽也心中起疑,才剛結束了朝會,在路上就迫不及待的向範老頭問道:“亞父,阿弟一直不肯撤兵,怎麽大王連罪都不敢問?也不讓我們的軍隊做好準備,防範阿弟生出異心?”

“大王不敢問罪,當然是因為你阿弟兵權在握,又鞭長莫及,根本控制不了。”範老頭如實回答,又皺眉說道:“至於不讓我們的軍隊做好準備麽,恐怕這事和陳平那個小豎子的懷疑一樣,大王想讓他的親信臣子掌握軍隊,不想再把兵權交還給你。”

範老頭的話音未落,項羽就已經下令馬車直接掉頭,要沖回熊心的臨時王宮去找熊心算帳,幸得範老頭及時攔住,說道:“不要急,再等等看,這個時候你也不能沖動,別忘了,你已經沒有兵權了,如果冒犯了大王,大王一聲令下,你輕則會有牢獄之災,重的話搞不好就會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