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彭城風雲(第3/4頁)

“祿兒,為父不是站在項家的一邊,是站在必勝者的一邊。”陳嬰微笑說道:“你也一定要記住,今後如果面臨這樣的局面,只要看清楚那一方必勝,就千萬不能猶豫,得把所有東西全部押在必勝者一方,這樣才可以贏得最多。”

“父親,你覺得項家必勝?”陳祿驚訝問道。

“當然必勝!”陳嬰笑笑,說道:“別的不說,光憑右將軍麾下的四萬大軍,項氏一族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再加上淮泗根基本來就是項康親手打下來的,在軍隊裏和民間都影響巨大,舊部眾多,他如果和大王翻臉,大王絕對沒有任何勝算。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還不趕緊抓住機會,讓項氏家族勝得更快更徹底,也讓我們可以跟著項氏家族贏得更多?”

“但我們如果選擇支持大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陳嬰又解釋道:“一來是我們兵單力薄,就算支持了大王,大王也未必可以確保獲勝,二來是就算大王勉強獲得了勝利,也絕無任何可能擋得住項康反撲,同時還會得罪無數項家舊部,隨時得提心吊膽的提防他們報復。形勢如此明了,我們為什麽還要站在必敗的一方?”

“項康一向以忠孝厚道著稱,他能有膽量公然與大王刀兵相見?”陳祿將信將疑的問道。

“忠孝厚道?”陳嬰差點沒笑出聲音,說道:“如果項康不是上將軍的堂侄,又是被項梁親手撫養長大的,他的軍中骨幹還近半都是項梁的子侄,你以為他真會那麽孝順,老老實實的交出他親手打下的淮泗根基?他如果真的忠心於大王,會上今天的三道表章暗示廢立?和大王刀兵相見,他最多只是欠缺一個出兵的借口,可這難得倒他嗎?別的不說,就憑大王剝奪項氏兵權另用他人掌兵這一點,他就可以打出一個誅殺大王身邊奸臣的旗號起兵,武力奪回楚國的大權!”

滔滔不絕的貶斥了項康的卑鄙為人一番後,陳嬰又嘆了口氣,說道:“原本大王是有機會贏這一把的,為父親自率軍護送他北上彭城,也是希望他能獲勝,跟著他贏一把大的。但為父和大王都太低估了右將軍的聰明,一個按兵不動堅持不肯回師彭城,就讓大王收回大權的希望徹底落空。這會項氏家族又被逼得準備直接動手,為父如果不趕快站在他們的一邊,等大局落定,我們父子就真的得死無葬身之地了。”

……

陳嬰的果斷倒戈徹底粉碎了熊心和宋義的最後希望,第二天清晨,朝會還沒開始,從城外軍營趕來的項它就已經拿著陳嬰的親筆手令,就地接掌了楚宮的宮廷衛隊,把原先的郎中令趕出城外軍中任職,期間陳嬰還公然幫助項它奪權,壓制住了一些不太服氣的楚宮衛士。結果消息傳到熊心的面前,熊心也馬上就是面如死灰,知道大勢已去,原本暗中支持自己的陳嬰已經倒向了項家一邊,自己如果再不就範,今天的朝會,很可能就是自己以楚王身份主持召開的最後一個朝會。

更讓熊心吐血和項羽一黨得意的還在後面,朝會即將開始時,此前被熊心安排了率軍到蕭縣防範項康翻臉的劉老三,竟然派遣親信蕭何連夜從蕭縣飛馬趕回了彭城,同時蕭何還沒進宮就公開表明態度,說自己回來是為了替劉老三遞交表章,懇請熊心接受項康的奏請暫時不要設立上將軍,今後誰給項梁報仇誰當大將軍!消息之靈通,政治嗅覺之靈敏,讓項康派來彭城的代言人陳平都不由咋舌。

熊心依然很能決斷,見劉老三和陳嬰等掌兵大將紛紛倒戈,自己已經必敗無疑,便也果斷全面讓步,朝會才剛開始,還沒等臣子奏請,熊心就主動開口,同意接受項康昨天提出的第二道奏請,宣布暫時不設立上將軍,今後誰能親手為項梁報仇,就封誰為上將軍。然後又馬上交還兵權,把除了項康所部的其他楚軍隊伍包括地方駐軍,全部移交給項羽統領指揮。曹咎冷笑著站出來奏請冊封陳嬰為柱國,食邑五縣,熊心也滿面笑容的一口答應,開開心心的替老項家獎勵背叛自己的陳嬰。

熊心的精乖救了自己一命,原本項羽和曹咎早就拿定了主意,準備著只要熊心不聽話,就馬上廢了熊心改為擁立景駒為王,可是看到熊心這麽溫順乖巧,政治數值為負的項羽和政治能力其實也不算高的曹咎也就沒了借口,再加上之前堅決主張擁立楚國王室後裔為王的範老頭極力規勸,說行廢立之事畢竟有傷國本,容易引起楚國震蕩,也有可能招來關外五國的不滿,項羽和曹咎等人這才強忍怒氣,放過了熊心一次,讓熊心繼續在王位上做項家的傀儡。

宋義最倒黴,才過了一天,宋義就被老項家安排的官員彈劾,說他縱容兒子欺壓百姓,強奪民田,被項羽一黨逼著熊心把他貶為會稽郡的大末令,打發到這個時代還到處都是一片瘴氣的衢州一帶去吃糠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