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見面不如聞名(第3/4頁)

“右將軍,最好在我們的陣地兩翼都布置一支軍隊。”周叔建議道:“不然的話,如果韓國軍隊交戰不利,敗兵沖亂了我們的隊列就麻煩了。”

出於安全考慮,項康還是點頭同意了周叔的建議,當即命令酈商和丁疾二將各領一軍駐紮陣地兩翼預防萬一,又令周叔和龍且二將統兵擔起搶渡重任,自領主力居中接應,從容不迫的兩線迎敵,分頭而戰。

不一刻,搶渡開始,龍且麾下的近千名少帥軍將士駕駛大小船只,呐喊著搖擼沖向穎水西岸,西岸的秦軍亂箭如雨,卻還是擋不住少帥軍將士的奮勇沖擊,船隊迅速越過河心,逐漸逼近西岸。而與此同時,在項康的要求下,韓成和韓信也率領韓軍主力當道結陣,攔截從東面趕來的秦軍援兵。

老天爺給了韓信在項康面前表現的機會,見少帥軍已經發起搶渡,為了替西岸守軍分擔壓力,手中兵力不過六千余人的穎川郡丞徐衛還是毅然向渡口發起了進攻,也迎頭撞上了韓軍的攔截之兵。結果看到這一情況,項康也不再關心搶渡情況,專心致志的只是注意韓軍與秦軍的交戰情況。

很可惜,在戰場上,兵仙韓信統領的韓軍主力表現讓項康跌破了眼鏡,還沒等秦軍沖進射程範圍內,韓軍將士就已經在令旗指揮下匆匆放箭,浪費了大量箭矢還收效不大,然後當秦軍將士頂著箭雨沖到韓軍近身作戰後,韓軍明顯不夠嚴整的中軍防線還迅速向後彎曲,徹底暴露了他們烏合之眾的本色。同時讓項康搞不懂的是,中軍陣地才剛吃緊,韓成和韓信竟然不顧秦軍還有充足的預備隊可用,立即指揮兩翼兵力夾擊秦軍的前隊,就好象只打算逼退秦軍前隊而不去考慮秦軍後隊的反應動作一樣。

“很典型的流寇戰術。”旁邊比較擅長陣戰的晁直做出評價,道:“就是喜歡仗著人多欺負人少,如果能迅速擊潰暴秦軍隊的前軍,那倒是什麽都好說。如果暴秦軍隊的前軍熬過了這一波猛沖,稍微堅持一段時間,等後軍找到機會動手,韓成他們就必敗無疑。”

項康默然,半晌才在心裏嘀咕了一句,“這就是兵仙的用兵?如果韓信就這個水平,這樣的兵仙我不要也罷。”

話雖如此,韓軍主力的表現其實也不是全然一無是處,最起碼士氣和鬥志都比較昂揚,雖然有些不顧頭不顧尾,過早的投入兩翼兵力,然而靠著局部的兵力優勢,韓成和韓信麾下的烏合之眾還是一度打得有聲有色,把三面受擊秦軍前隊打得喘不過氣來,然而隨著戰鬥的持續,武器裝備相對要有優勢的秦軍前隊逐漸組成了圓陣,韓軍將士就逐漸沒了辦法,被秦軍死死擋在圓陣之外,無論如何沖擊都沖不破秦軍的小型圓陣。

再接著,和晁直預言的一樣,當韓軍將士士氣逐漸開始衰竭後,明顯比較擅長陣戰的穎川郡丞徐衛果斷出動兩翼之兵,反過來沖擊韓軍前隊的兩翼,與被困的前隊聯手,裏應外合夾擊韓軍士卒,很快就扭轉了戰場局勢,逐漸占據了上風。

如果是換成項康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肯定是讓後隊紮穩陣腳,以便在前軍失利時掩護撤退,可是所謂的兵仙韓信卻再次讓項康跌破眼鏡,竟然不顧一切的敲響了總攻戰鼓,讓韓軍後隊傾巢出擊,妄圖再靠局部的兵力優勢扭轉戰局。見此情景,項康也只能是哀嘆一聲,道:“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聞名啊。”

還好,韓軍主力在東線打得一團糟,少帥軍負責的西線戰場卻是歡聲不斷,先後兩波渡河軍隊都成功沖上了穎水西岸,占據了大片的西岸陣地,還把匆匆出動的秦軍預備隊打得滿地找牙,狼狽後撤,搶渡成功已經看到曙光。所以項康也不著急,只是早早就去令兩翼之兵,讓丁疾和酈商在韓軍主力潰敗後立即出動,夾擊秦軍追兵,以免秦軍追兵驅逐著韓成麾下的烏合之眾為免費前鋒,沖亂了少帥軍的中軍陣地——那項康非得一刀宰了韓成不可!

不出所料,當少帥軍的第三波軍隊成功沖上穎水西岸的時候,東線戰場上的秦軍後隊果然敲響了進兵戰鼓,保持著嚴整隊形緩緩逼近已經廝殺得天昏地暗的前軍戰場,全靠局部兵力優勢才勉強保住平局的韓軍主力心中大慌,士卒紛紛後退,秦軍前隊乘機奮力拼殺,沒用多少時間就在後軍的幫助下把韓軍主力殺得抱頭鼠竄,全面崩潰。

戰敗後的韓軍主力果然直接逃向了少帥軍的中軍陣地求助,秦軍則只是隊形混亂的前隊全力追擊,後軍依然保持著嚴整隊形預防萬一。結果也還好,兩翼的少帥軍十分果斷的立即殺出,一左一右沖擊秦軍追兵,這才沒讓韓軍敗兵慌不擇路,直接沖亂少帥軍的中軍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