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化被動為主動(第2/3頁)

消息報告到項康的面前,項康無可奈何,只能是派遣周叔領兵北上接應龍且和鐘離昧等人,周叔也乘著這個機會,到現場勘探了一番秦軍營地的情況,可是沒辦法,經驗豐富的秦軍老將楊熊依然是把營地修築得固若金湯,營地的選擇位置又是位居高地,易守難攻,即便是少帥軍主力出動,也不敢說有把握一定能夠攻破秦營。

同一天,南下去葉縣探察敵情的斥候也送來消息,證實了南陽秦軍已經在葉縣部署了重兵守衛的猜測,而更讓項康吃驚的是,南陽郡守呂齮率領了駐紮在葉縣的秦軍,兵力竟然達到了三萬余人,在兵力方面已經和少帥軍相差不大,而如果加上北面的三川秦軍,還有昆陽城裏的穎川秦軍,少帥軍的兵力便處於了絕對下風。

吃驚過後還有疑惑,看了看南陽的地圖後,項康很是奇怪的問道:“南陽地廣人稀,按理來說軍隊應該不多才對,呂齮不過一個郡守,怎麽可能組織起數量多達三萬的郡兵迎戰我們?”

“應該有兩個可能。”周叔分析道:“一是南陽之前受戰亂影響不大,人口沒有遭到太多損失,有充足的兵員可用,二是南陽是暴秦的東南門戶,位置重要,暴秦朝廷有可能從關中抽調軍隊增援南陽,所以南陽的暴秦軍隊才這麽數量眾多。”

項康無語,也這才知道劉老三在歷史上乘虛殺入關中,絕對不象史書記載那麽寥寥幾筆那麽簡單輕松,同樣是經歷無數苦戰和惡戰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半晌後,項康才又說道:“開個會吧,把現在的情況告訴給大家,商量一下接下來該怎麽辦。”

當天下午,少帥軍的重要文武齊聚帥帳,韓成、張良和韓信等人也應邀而來,一起參與項康親自主持召開的軍事會議,項康則先是把目前掌握到的情況當眾公布,然後又讓少帥軍文武暢所欲言,討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頗讓項康欣慰,雖說眼下的局勢不是很好,少帥軍已經被秦軍前後夾擊,旁邊的昆陽小城也很難迅速南下,但少帥軍文武的情緒卻並沒有為之低落,相反還紛紛主張主動發起進攻,乘著三川秦軍與南陽秦軍相距比較遙遠的機會,把秦軍各個擊破,重新扭轉現在的被動局面。

駐紮在葉縣的秦軍與三川秦軍楊熊所部距離大約六十余裏,彼此難以在短時間內互相救援,項康也比較傾向於各個擊破這個戰術,還慎重考慮起了優先對付三川秦軍的戰術計劃,少帥軍文武也幾乎一致贊同,全都認為應該先向兵力居於弱勢的楊熊下手,收拾了楊熊,然後再掉過頭來對付昆陽秦軍和南陽秦軍。

只有周叔堅決反對這個戰術,指出道:“右將軍,楊熊老匹夫的兵力是比我們少,但他選擇的營地位置太難攻打,南北兩側是難以攀登的懸崖,西面是河,只有東面的緩坡可以受敵,我們的攻營之兵難以展開,迅速得手的可能微乎其微。如果我們久攻不下,南陽的暴秦軍隊又乘機在昆陽敵人的接應下從我們背後殺來,我們肯定只會更加被動。”

項康撓頭,也很頭疼這個危險問題,倒是老炮筒子酈食其有些不服氣,說道:“易守難攻又怎麽了?暴秦軍隊的營地再是如何易守難攻,能比城池更加難打?三川的暴秦軍隊不過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當初他們退守外黃,還不是照樣被我們一戰拿下?老夫就不信他們憑借著一座營寨,能擋得住我們多久?”

“酈先生,外黃那一戰不能當做常例,那一戰我們贏得很僥幸。”周叔提醒道:“那一戰我們之所以能夠迅速破城,一是因為我們果斷追擊,剛到外黃就立即發起攻城,根本沒給三川的暴秦軍隊多少備戰時間。二是暴秦軍隊在濟陽戰敗,只有部分殘兵敗將逃到外黃守城,軍疲兵少,沒有辦法發揮真正實力。第三是暴秦軍隊中了我們的離間計,李由部將負氣出城,被我們乘機全殲,影響了軍心士氣也徹底打亂了李由的守城部署,所以我們才能迅速攻破外黃。”

說到這,周叔頓了一頓,又說道:“現在這三個客觀原因都不存在,三川郡的暴秦軍隊又是以守衛見長,楊熊匹夫還老奸巨滑,用兵無比謹慎,我們想要迅速攻破他的營地,把握絕對很小。”

酈食其啞口無言,項康也是心中動搖,更加拿不定主意。結果看到項康的為難神色,張良猶豫了片刻,還是站了出來拱手說道:“右將軍,外臣冒昧,有一句不中聽的話要講,現在這個情況,右將軍為什麽不效仿一下我們韓國軍隊之前的流竄戰術,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主動撤出對我們不利的昆陽戰場,到暴秦軍隊空虛的其他戰場上去大展拳腳?”

一語先醒夢中人,聽到張良這番話,其實從不反感遊擊戰術的項康先是愕然,然後猛的醒悟,這才發現自己鉆了牛角尖,忘了自己還有主動撤出昆陽戰場這個選擇,也頓時拍案喜道:“張司徒所言極是,既然昆陽戰場已是死局,我們何必要在這裏深陷下去?為什麽不能主動撤離昆陽,化被動為主動,到其他地方去收拾暴秦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