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各方反應(第2/4頁)

在心中說完,熊心又用不容分辨的語氣說道:“既然左徒大夫也贊同寡人的決定,那就這麽定了吧,即刻頒旨,明示天下,先入關中者為王!”

就這樣,雖說比歷史上遲了一段時間,很有政治手腕的熊心還是頒布了先入關中者為王這道旨令,除了張榜公布明示天下之外,熊心還故意讓陳嬰派人攜帶自己的令旨趕赴前線,向目前在表面上還是自己臣子的項羽知會此事,以此挑撥項家兩大逆臣項羽和項康之間的關系。

頗是湊巧,熊心的旨意送到前線時,項羽也已經知道了少帥軍主力殺入南陽腹地的消息,還為此大發雷霆,極為不滿項康沒有進兵三川,幫助自己前後夾擊秦軍主力,反而一通浪戰越打越遠,讓自己獨自承擔於秦軍主力正面對峙的巨大壓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又看到了熊心先入關中者為王的旨令,項羽當然更是氣急敗壞,直接拍著案幾怒吼道:“怪不得不聽我的命令,堅持要越打越遠,原來我那個阿弟是為了到關中稱王啊!”

“前將軍,息怒,這點你肯定誤會右將軍了。”

還好,項羽的絕對心腹曹咎比較冷靜,馬上就替項康說了一句公道話,道:“大王是新近才頒布的這道旨令,從旨令的頒布日期來看,那個時候右將軍已經突破了葉縣,殺入了南陽腹地,這點可以證明右將軍絕對不是為了爭奪關中王位才堅持南下南陽腹地,而且道路遙遠,沿途又還有一些地方仍然被暴秦的地方軍隊控制,與彭城聯絡極為困難,右將軍這個時候十有八九都還不知道這件事。”

仔細看到熊心旨令上備注的日期,見確實是新近頒布,項羽也這才怒火稍歇,可是再仔細一盤算後,項羽心中還是無比的擔憂,暗道:“雖說熊心小兒的令旨和放屁沒多大區別,可如果阿弟真的搶先從武關殺入了關中,天下人也都知道了熊心的令旨,那我就難辦了,不承認阿弟是關中王,道義上有些說不過去,承認了……,我到那裏稱王去?”

生出了這樣的擔憂,雖說曹咎和範老頭也很快指出,這很可能是熊心在故意挑撥離間項家兄弟之間的關系,但項羽反復思量後,為了謹慎起見,還是吩咐道:“替我寫一道書信給阿弟,把大王頒布令旨的消息告訴他,也把我們目前的戰事情況告訴他,就說眼下我們兄弟得以聯手為叔父報仇的大事為重,不能過於計較個人得失,叫他立即回師北上,攻打三川郡配合我們夾擊暴秦主力,待擊敗了章邯匹夫之後,我會以他的軍隊為先鋒,走崤函道直接攻打函谷關,讓他率先進兵關中。”

曹咎和範老頭默然,知道項羽是想用親情逼迫項康回師北線,公平競爭關中王位,待消滅了秦軍主力後,只要少帥軍不能盡快拿下易守難攻的函谷關,項羽又迅速帶著反秦聯軍的主力殺到函谷關下,就有很大希望比少帥軍更早殺入關中,拿下熊心許諾的關中王位。

心裏明白歸心裏明白,但這畢竟是老項家的家事,屁股又是堅決坐在項羽一邊,範老頭和曹咎當然都閉上了嘴巴,沒有阻止項羽派人發出這道書信。不過在心裏,範老頭和曹咎還是忍不住有些嘀咕,暗道:“照這麽下去,前將軍和右將軍將來肯定少不了一番龍爭虎鬥,甚至骨肉相殘都未必沒有可能。”

事還沒完,熊心這道‘先入關中者為王’的令旨逐漸在各支反秦聯軍之間傳開後,一些野心勃勃的六國將領也難免動起了小心思,都忍不住盯上了熊心所許諾的關中王位——畢竟,楚國現在是關外其他五國公推的反秦盟主,名譽上的楚王熊心雖然沒有實權,但是他代表楚國許下的承諾,在道義上無論如何都說得過去。

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歷史上著名的野心家劉老三,聽聞了熊心的令旨後,一直都在努力上進的劉老三難免心中癢癢,覺得自己如果能夠搶在眾人之前殺入關中,說不定就能真的當上關中王,再也不用看人的臉色行事。而生出了這個念頭,劉老三也很快就下定了決心,決定只要機會合適,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為了關中王位拼上一把。

……

少帥軍殺入南陽腹地造成的連鎖反應還不止這些,其實現在南陽境內也活躍著兩支反秦義師,一支是以外來的劉老三同鄉王陵為首領,另一支則是以南陽本地大戶戚鰓為首領,還一起自封為都尉,打著反秦旗號在亂世中渾水摸魚,雖然這兩支反秦義師的規模都不大,都是只有幾千人的軍隊,裝備也比較差,士卒更是魚龍混雜,連兩三千人的南陽郡兵都敵不過,一直沒能打開什麽象樣的局面,但因為南陽開發得比較晚,在這個時代地廣人稀,十分適合流竄作戰,所以這兩支軍隊也一直沒被秦軍剿滅,堅持到了少帥軍主力大舉殺入南陽腹地,徹底扭轉南陽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