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秦宮政變(第3/4頁)

“靜一靜,靜一靜。”趙高終於開口,神情輕松的說道:“各位同僚,想必你們也看清楚了,這就是暴君胡亥的屍體,他是本相派人殺的,至於原因嘛,各位也肯定更清楚,這個昏君自登基以來,倒行逆施,殘暴不仁,荼毒萬生,將華夏九州陷入滔天苦海,致使天下大亂,關外六國紛紛起兵復國,實在是罪不容誅,死有余辜,本相為了救天下於水深火熱,這才順天應人,把這個暴君誅殺,各位同僚也一定贊同本相這麽做吧?”

早就被胡亥和趙高殺得不敢說半句真話,秦廷百官全都是默不作聲,沒有一個人敢開口答腔,趙高則就坡下驢,又說道:“既然各位同僚都沒有任何話說,那就證明你們都是贊同本相這麽做的了。另外還有一件事,秦國本是一個王國,因先帝統一六國才改稱皇帝,現在關外六國已經先後復國,秦國的疆域又越來越小,仍用帝號太不合適,本相的意思是,為了方便與關外六國和談,結束戰亂,我們秦國應該恢復舊制,皇帝改稱秦王,你們以為如何?”

秦廷百官還是不敢吭聲,趙高也有些來氣,喝道:“為什麽都不說話?你們以為如何?”

招架不住趙高的淫威,幾個秦廷官員只能是點頭哈腰的說道:“全憑丞相處置。”

“這就對了。”趙高笑笑,又說道:“那就這麽定了,秦國恢復舊制,正式承認關外六國復國。不過有一件事很重要,國不可無主,各位同僚以為,我們應該擁立誰為秦王?”

問完了這句話,趙高又故意一亮自己腰間的胡亥印綬,還有手中的傳國玉璽,暗示百官擁立自己為王,可惜趙高這一次卻徹底失算了,包括之前被迫應和他的幾個秦廷官員,在場所有的秦廷官員都是默不作聲,垂下頭以眼觀鼻,以鼻觀心,大殿上安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趙高大怒,又喝道:“怎麽都不說話,汝等以為,應該擁立誰為秦王?”

大殿上依然還是安靜無比,只有趙高的親弟弟趙成硬著頭皮站出來,說道:“丞相有大功於國,應該稱王。”

趙高沒搭理弟弟的話,只是緊張觀察著百官反應,結果讓趙高大失所望的是,秦廷百官個個都是垂頭不語,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趙高的心裏也頓時明白,秦廷百官誰都不願支持自己稱王。

按理來說,有玉璽印綬在手,宮城衛士又全都被趙成掌握,趙高大可以強行稱王,逼著百官承認自己為王,但趙高心裏卻很清楚,自己如果這麽做了,只怕到了今天晚上,秦廷百官就能逃走一大半,關中軍隊和各地的地方官員也極有可能拒絕承認自己為王,各行其事乃至直接叛變,自己也將徹底失去與項康談判投降的資格——大秦朝廷徹底土崩瓦解,人心離散,項康除非傻了才會繼續和趙高談判如何有條件投降。

也正因為如此,為了暫時凝聚住人心,留下自己與項康討價還價的籌碼,趙高只能是咬了咬牙,被迫啟動備用計劃,大聲說道:“本相對大秦忠心耿耿,豈敢窺視王位?皇子子嬰,乃先皇之侄,與先皇血脈最近,仁愛儉樸,理當繼位為王,本相決定立子嬰為王,諸位以為如何?”

秦廷百官還是不敢吭聲,不過有好些人都悄悄擡頭,偷看趙高的神情反應,趙高見了心中暗怒,知道這些人還是更願意讓子嬰繼位為王,可是事情到了這步,在必須要有一個傀儡才能暫時穩定人心的情況下,趙高還是扯下了腰間的胡亥印綬,連同傳國玉璽一起捧了,大步走到就在殿上的子嬰面前,懇求子嬰繼位稱王。

知道就算當上秦王也不過是趙高手裏的傀儡,子嬰當然是百般推托,可是趙高卻堅決不許,還和趙成一起強行把子嬰拽到了王位上坐下,率領秦廷百官向子嬰行臣下之禮。子嬰無奈,只能是這麽說道:“既然丞相與百官一起要我繼位,那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我也不敢推托,但是繼位大事不能兒戲,我必須依照禮儀,先在我的家中齋戒五日,然後再到宗廟告祖祭祀,然後才能接受璽印,正式稱王。在此期間,一應的朝廷大事,全都由丞相裁決,百官以為如何?”

“大王英明,臣下等謹慎大王令旨。”秦廷百官這次倒是答應得無比整齊,趙高見子嬰主動交權,心裏也頗為高興,一口就答應了讓子嬰在齋戒五日後再正式稱王。

是夜,在始終沒有等到項康答復的情況下,趙高當然少不得又派使者趕赴藍田,要求自己的全權談判代表趙卷盡快達成與項康的談判,同時去令統領鹹陽中尉軍的奚騰,要求奚騰無論如何把少帥軍擋在藍田,給自己留下談判投降條件的最後籌碼。

趙高的白日夢當然做得太美了一些,他後續派出的使者才剛趕到藍田,馬上就被穿越者項康百般盤問,也很快就從他的使者口中掏出了秦宮政變的重要消息,而項康在大喜之余仍然沉住了氣,並沒有立即把這件事公之於眾,而是耐心等到了少帥軍派往鹹陽的細作帶來準確消息,證實胡亥已經被趙高所殺,同時還報告了趙高擁立子嬰為王的情況,項康這才興高采烈的召集少帥軍文武,把鹹陽發生的事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