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手準備(第2/4頁)

“怎麽可能?!”項康大吃一驚,“劉季怎麽可能會來得這麽快?還下手這麽狠?”

沒有親臨其境,陳平當然無法回答項康的問題,項康也只能是趕緊打開寧秦守軍用快馬送來的軍情急報,但還是很可惜,寧秦守軍僅僅只是根據函谷關敗兵帶回來的消息,報告了函谷關失守的大概經過,說函谷關的秦軍在最後時刻改打楚國旗幟,劉老三卻不給任何借口,強行武力攻城,然後又殘忍屠殺。至於劉老三為什麽要對友軍下手,手段還這麽殘忍,反秦聯軍的主力到了那裏,函谷關敗兵卻都是一無所知。

“馬上安排使者,去函谷關和劉季聯系,當面問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多派細作去函谷關以東,給我盡快弄清楚六國主力現在的情況。還有,下禁口令,函谷關發生的事,不許對外公布,對民間能瞞多久是多久。”

這是項康做出的應變決定,也是項康目前惟一能夠做出的應變決定,雖說寧秦那邊在軍情急報中順便報告了劉老三的兵力還不到萬人,絕不可能是少帥軍的對手,但秦廷投降到目前位置不過十余日,關中的軍心民心根本來不及徹底穩定,少帥軍立足未穩,如何敢輕開戰火?況且項康還非常明白,自己如果對劉老三采取過激手段,肯定只會給反秦聯軍乘機對少帥軍開戰的借口,嫡系兵力不過三萬多人的項康自然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當天晚上召開的秘密會議上,少帥軍的幾個重要文武也一致贊同項康的決定,不過為了謹慎起見,周叔還是建議項康立即率領少帥軍主力移駐鴻門,提防反秦聯軍直接出兵突襲鹹陽,同時去令函谷關西面的各處城邑,命令當地秦軍做好守城準備。項康點頭采納,第二天就以盡量避免軍隊擾民為借口,帶著少帥軍主力移駐到了戲水岸邊的鴻門高地,以便構築戲水防線抵禦來自關外的進攻。

除此之外,項康又采納周曾的建議,同時派遣兩路信使趕赴關外,分別聯系項羽和熊心,向他們告之關中和函谷關發生的情況,要求他們出面制止劉老三繼續西進,避免沖突更進一步擴大,同時也表明少帥軍的受害者立場。

仍然還好,劉老三雖然毫不客氣的坑了項康,可是為了不把項康徹底惹急,率領少帥軍主力立即發起反攻,劉老三依然還是親自出面接見了項康派去與他聯系的使者,並一口咬定,說是函谷關守將王牧裏宣稱項康已在關中稱王,並武力阻攔自己的軍隊入關,首先打響了楚軍火並的第一槍,自己迫不得以,又十分氣憤項康的擅自稱王行為,這才幹出了攻關屠城之事,厚著臉皮把火並的所有責任全都推到了已經戰死在函谷關城內的秦軍王牧裏身上。少帥軍使者大驚,只能是趕緊返回鴻門,當面向項康報告情況。

無法得知事實真相,聽完了使者的回報,項康當然也是大吃一驚,還一度有些懷疑事情的罪魁禍首就是秦軍降將王牧裏,吃驚說道:“難道函谷關那個守將王牧裏是故意如此,故意挑起我們和諸侯聯軍的矛盾沖突,想借諸侯聯軍的手,報我們的滅秦之仇?”

考慮到秦軍之中的確有著一些頑固分子,周曾、周叔和酈食其等人也難免有這樣的懷疑,惟有陳平十分冷靜,盤算了片刻後說道:“右將軍,王牧裏應該是冤枉的,從函谷關逃回來的士卒報告得很明白,劉季的軍隊是乘著關門大開,靠著偷襲拿下了函谷關。”

“如果王牧裏是故意挑起我們和友軍的矛盾沖突,借關外軍隊的手給暴秦朝廷報仇,肯定不會這麽疏忽大意,讓劉季輕易偷襲得手,利用函谷關堅城擋住劉季,把火並沖突更近一步擴大,把事情鬧到徹底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樣效果才會最好。但王牧裏既沒有這麽做,又大意到連關門都沒注意,任由劉季的軍隊靠近偷襲,這點就足以說明,王牧裏不是在故意挑撥離間,引誘劉季和他火並。”

仔細盤算了片刻,發現陳平的話很有道理後,項康只轉念一想,馬上就臉色一變,說道:“難道說,劉季撒了謊,故意汙蔑王牧裏引起火並?事實上是他在挑撥離間,想要制造借口,讓我阿哥有借口對我開戰,武力殺入關中?”

“右將軍,事情的真相搞不好真是這樣。”陳平沉聲說道:“劉季肯定很清楚,你阿哥前將軍項羽絕對不願看到我們獨占關中,可是被手足親情羈絆,找不到開戰的借口,所以就故意汙蔑王牧裏挑起火並,讓你阿哥武力奪取關中師出有名!”

考慮到劉老三和自己一樣高尚的為人,項康當然不敢排除這個可能,尤其是現在項康還不知道諸侯聯軍的主力是在什麽地方,處於什麽情況,項康當然更得防著自己的霸王堂哥順水推舟,以此為借口向自己開戰。所以仔細盤算了片刻後,項康不由萬分擔心的說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的麻煩就大了,我阿哥的脾氣本來就暴躁,再聽了劉季的顛倒黑白,很可能就不會聽我們的任何解釋,直接和我們翻臉開戰。”